毕业前夕,大学生邱燕宁终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看到了自己的新书。她和另一位大学生钱栎屾在繁重的课程学习之余,用了两年时间潜心拍摄校园的花花草草,又用了近一年时间编辑出版一本有关校园植物的科普书籍。钱栎屾去年已毕业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深造,邱燕宁今年将被母校保送到南京大学的生态学专业读研。
邱燕宁
钱栎屾 爱好摄影拍遍校园 还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邱燕宁就喜爱生物学,荣获了2011年全国生物学竞赛一等奖,2012年被保送到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习,与2011年入校的钱栎屾成为同门师兄妹。置身菁菁校园,面对郁郁葱葱的草木,两位大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自己学习的专业,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走遍了东、西、南校区的角角落落,用相机拍摄了这里的每一种植物。 “西区双子楼、生命学院池塘边等地,都留下了我和师兄的足迹。许多矮小的草本植物,比如毛莨科的几种植物,要抵近拍摄,我们就趴下拍、跪着拍。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就拍摄细节,再回去查资料仔细辨认。”邱燕宁回忆道,“作为摄影爱好者,我们不光在校园里拍,还到大蜀山森林公园、植物园去练拍摄技术。”
草木四季时常变化 不管是木本、草本,还是藤本植物,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变化。“野豌豆有不同的四种,夏枯草、地锦、泽漆等草本植物在春天出现,寿命都很短,要抓紧时间拍摄。而雪松这样的乔木,每年变化不大。”邱燕宁谈起拍摄心得,“每年春天,很多人来学校赏樱拍照,这些樱花的学名是日本晚樱,其中有一株就是我们常说的绿樱花,花瓣刚开时是绿色,慢慢变黄,最后变为粉色。它是珍稀品种‘御衣黄’,整个合肥只有4株。还有深山含笑、杂交鹅掌楸、七叶树、锦带花,都是合肥不常见的。”两位大学生就这样拿着相机在校园里拍摄了两年。有一次,钱栎屾与老师讨论毕业论文时,邱燕宁在旁边插话,“我们有好多资料,可以为学校编一本植物志。”中科大出版社正好计划出版一本科普读物,与这两位大学生萌生的想法不谋而合。
首批书售罄将重印 109种草本、107种木本、13种藤本植物,包括它们的形态特征、利用价值、识别特征、资源状况和植物图片,都收纳进了这本近300页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植物图鉴》。“原来的文字表述不严谨,书稿修改了四五次,图片有瑕疵还要重拍,生命学院的沈显生教授对专业知识把关很严。”钱栎屾、邱燕宁查询了中国植物志和各省植物志,由于出版年代不一样,有些名称会更改,要确保准确性,“植物的拉丁学名都有含义,比如原产地是中国的龙柏、月季、马褂木,种名里都有中国的含义,而它们的属名不一样,那就是和植物性状有关。” 两位在校大学生出书,是中科大历史上第一次,学校教务处、生命科学学院也拨出一笔经费支持,中科大校长万立骏为该书题词,今年3月份首次印刷的5000册已售罄,目前正准备重印,将于5月21日-22日的“中科大科技活动周”期间重点推出。 中科大出版社编辑饶静云认为,“作为一本植物分类学科普和环境教育的读物,内容很实用,适合大中小学生、园林工作者和植物爱好者阅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鉴赏价值。”
愿为母校留下记忆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出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学生出书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是否可以在面临升学、就业等方面激烈竞争时,成为一份拿得出手的成果,加重自身的砝码?中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倪瑞说,“研究生招生时,有一系列评判标准,不会仅仅因为有人出过书而降低要求。”合肥某大型企业的一位领导也说,“招聘员工、引进人才时,出过书固然好,但企业不是秀场,关键还要看实际工作能力。” 钱栎屾、邱燕宁为母校写下一本书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说,“单纯就找工作而言,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回报上看,去相关单位实习比出书更有意义。我们平时喜欢花花草草,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心身边的草木,能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出书更多的是为了分享我们的收获,能够在离开母校之前,留下一些让这所学校记得我们的东西,而且出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