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

新闻热线:4000-2300-35 QQ:516396333

新生入学生会体验酒桌文化 社联主席月赴20场饭局

来源:大河报  作者:网站编辑  热度:℃   发布时间:2016-05-09


    核心提示┃大学,是一个做什么都快乐、说什么都真诚的阶段。但也有人说大学是庞大社会的微妙缩影。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调查,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

    大学聚餐似乎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聚餐多了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现象┃聚餐,迈开大学社交第一步
    小周是河南某知名高校的大一新生。刚进大学,他加入校学生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进入学生会不久,小周的部长通知他:“最近几天我们部门要聚餐,学生会主席也要参加,记得注意礼仪。”
    聚餐中,小周和同部门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了初入校的感受,对部门工作的理解和想法。“学生会的各个主席会给我们挨桌敬酒,跟我们讲学生会的人和事,说说工作方向以及对我们的期望。这次聚餐既和同届的同学交流了感情,又听了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收获蛮多。”谈到这次聚餐的感受时,小周笑言。
    在小周看来,虽然彼此之间不太熟悉,且有学生会主席在多少有些拘束,但是部长们给他们强调的礼仪还是蛮实用的。比如:当我们去敬酒时,杯沿不能超过主席们的杯沿。这些在家时,爸妈都没有教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也应该挺受用的。
调查┃聚餐多且烦,学生干部苦不堪言
    身为某高校社团联合会的“当家人”,小刘在换届当口的一个多月内,奔波了大大小小20多个饭局。“社联的职能就是管理学校的大小社团,每个社团聚餐肯定都会喊上我们,我们社联本身各部门的聚餐也不能不去。还好整个学校的近百个社团好多都是联合聚餐,要真是一个社团吃一次,我们就是吃到明年也吃不完呀。”小刘无奈地说。
    当记者问到此类聚餐会给小刘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时,小刘苦笑了一下:“当上社联主席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肩头的责任。各社团的邀请推掉的话,人家会觉得你架子大。社联本身的邀请就更不能推了,我们要以身作则,才能凝聚住整个组织的力量。”
    对于一些酒桌上的推杯换盏,小刘更是叫苦不迭。“男人嘛,交流感情就得靠喝酒。一个月下来酒量长进了不少,但胃也受不了了,好几次聚餐完回到寝室,我都得先吐一会才能缓过劲来。”
    “大多聚餐还都在晚上,可学校晚上也安排的有课。我们主席团中有个女主席为了聚餐都逃了好几次课了,你说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她最近还在减肥,晚上酒桌上的大鱼大肉又不能一点筷子都不动。聚餐期结束后,她说了这样一句话,‘终于挨过去这一个月了’。”谈到聚餐那些事,小刘觉得既无奈又好笑。
倾诉┃聚餐文化催生心理差距
    家住豫北农村的小茜从老家考到了郑州读大学,同学间的聚餐则让她唯恐避之不及。
    “父母是倾全家之力供我读大学,我感觉寝室三天两头地聚餐‘改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我也承担不起。”小茜表示,学校食堂一顿饭五六元,而同学聚餐人均消费至少在50元以上,一次聚餐花费,相当于自己好几天的饭钱,吃完了这顿饭,又得为这个经济缺口拼命攒钱才能补得上。
    “室友邀请我去外面吃烤肉时,有时我会借口自己不舒服或者要去图书馆查资料推掉,说自己承担不起感觉也说不出口。”谈到此,小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对此,郑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董中煜在受访时评价道,社会互动有很多种形式,聚餐只是其中之一。但过度聚餐也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如,造成一些学生的社交压力和心理焦虑,对家境不好的学生尤甚;容易造成学生的层级化、对立;容易形成错误的社会认知,把请客吃饭作为社交的主要获得手段,其实能力和地位才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对高校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
说法┃培养人际关系聚餐不是唯一途径
    的确,聚餐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大学生的社交圈。一项调查显示,36.7%的受访者认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放假,聚餐都是“结交朋友,联络感情”的好时机;近60%的学生则表示,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接到聚餐邀请还是会去,一方面是想多认识些人,另一方面也担心被人说“另类”。
    对此,某高校的一名社会学教授在受访时表示,正常的同学间聚餐吃饭无可厚非,但如果频繁地把聚餐当成培养人际关系的方式,对大学生来说不太合适,“毕竟这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而且真正的朋友也不是靠吃饭就能交到的”。
    他提醒大学生,聚餐不是培养人际关系的唯一途径,大学生们不妨采用些更适合他们的方式,比如开展一些学术讨论、公益活动等,也能交流感情、培养人际关系。
建议┃高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
    对于大学生流行的拼酒、请客吃饭等现象,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彭熠并不赞同。她说,青涩、美好才是真正属于大学校园的元素,拼酒等行为会给原本纯粹、学院化的校园生活增添不少的世俗气息。
    在她看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畸形化,凸显了当今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缺失。由于大学生经济不独立,依赖父母提供生活保障,频繁聚餐,会给家境不太好的学生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请不起客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对人际交往产生无形的压力,严重者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例如,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
    彭熠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家庭的引导不能忽视。她建议,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注意给孩子传输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应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起来,多搞些类似心理剧演出、辩论赛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李雪娃

四川教育新闻网荣誉出品

行业合作:孙女士:028-85056429

手机:18780127311  邮箱:516396333@qq.com
联系电话: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2号

Copyright © 2010 - 2016 四川教育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