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的徐川将很多人一想就头疼的高校思政工作,变成了学生的“抢手课”,也以自身对党的坚定信仰,对事业的热爱忠诚,对创新的精神追求,回答了“我为什么入党”的追问。 从今天起,我们将开设“两学一做·我为什么入党”栏目,陆续刊发不同年代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专访。通过他们的故事与感受,重温党旗下的誓词,重温党的宗旨。 “我一直觉得历史包括党史是最有意思的,里面全是细节和故事,有许多令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如果只把这些当作冰冷的时间轴线去记忆,你才会觉得特别枯燥。”5月16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堂公开课上,该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再一次谈到了重读党史,谈到了独立思考精神。 为了听徐川的这堂公开课,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杨春梅一大早驱车40多公里从镇江句容赶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00人的礼堂里坐满了和她一样慕名而来的听众,很多人此前都看过徐川那篇风靡网络的《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前,当徐川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收到学生的这一留言时,党龄13年的他围绕“两学一做”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用一篇近4000字的长文作了回复,文章被300多个微信号转载,单日阅读量超过200万。 何以把一个严肃的话题写得让年轻人如此认同,徐川回答:“在思政教育中,我们往往因信仰、爱国等问题过于敏感、宏大而不敢谈。但思政教育就是要做到勇亮剑、敢发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把事实拿出来与学生开诚布公地讨论,反而是一种捷径。” “南航徐川”成了网络空间的精神“暖男” “如果所有人都看到了我的脆弱,该怎么办?”“那就让所有人再慢慢看到你的坚强!” “如何遏制睡懒觉?”“如果不过分,睡会就睡会;如果过分了,先把被子掀了再思考这个问题”…… 徐川在个人微信号上和学生们的问答自带“段子手”气质,从个人情感到人际交往,从校园生活到社会万象,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2015年1月开通以来,已吸引了数万“粉丝”关注,持续高居全国高校辅导员微信号原创排行榜榜首。 今年3月,一名学生在微信号“川哥问答”里的留言让徐川陷入思考。“留言说他有条件和资格入党,但是没想好,问我怎么看。”徐川说,看到这个问题的他第一感觉是欣慰,“现在大学里想要入党很难,一般人机会到了眼前不会想太多。而这名同学能有思考,觉得特别好”。 借着学校的党课和组织谈话,徐川向周围同学提出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有家庭熏陶、学校教育,还有共产党的恩情……但全是一个模式。我跟他们说这是别人给的理由,自己到底怎么想?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答案。”徐川感到这个问题是有共性的,值得一说。 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徐川陷入了思考,“其实回头一想,面对一些不良风气我也曾经困惑过,问过自己到底追寻什么样的目标。”为了找到答案,徐川开始“补课”——学习党史,“过去我们不是没学过,但都是作为知识来学,没有通过学习的过程培养起对这段历史的敬畏。其实,在冷冰冰的教科书背后,是惊心动魄的历史。”徐川说。 “一个只有50多人的政党,一个只有十二三名代表的大会,年龄最小的不到20岁,靠什么克服千难万险发展壮大……这个逆袭的政党诞生之初没有任何光环、背景和资产,哪里来的一往无前的底气……是什么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答案只能是两个字:信仰。”徐川在文中写道,但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建议想要入党的人,对党的过去和未来“回头看”“仔细想”“慢慢走”,“知道怎么来的,才能知道身在何处,才能知道去往何方”。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党委书记’这4个字没有那么令人望而生畏。”近4000字的回信在微信上发布后,一个粉丝在后台留言说。 如今,“南航徐川”成了粉丝们在网络空间求助的精神“暖男”,问题涉及学业、恋爱、工作、宿舍关系、职场压力、考研(课程)等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生活困扰,有了信任,抑郁轻生、意外怀孕这些现实生活中难以启齿的困惑、烦恼,同学们也会在公众号上向他倾诉。 徐川说,在线回复学生提问是他现在每天必做的功课,经常熬夜到凌晨,与大家分享生活哲学。他向每一个同学承诺:所有人的困惑24小时之内都能收到回复,最迟不超过48小时。有人用“呵呵”试探他是否在线,结果得到了诚意满满的两个字“哈哈”。“哪怕发个笑脸,对学生来说都有意义。”徐川说。 用传统文化打造思政课 2015年5月4日,一篇名为《青年节里谈中国》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共青团中央、总政青年局等多家官微以“深度好文”的标签转载发布。文章从3个小故事出发,传递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幽默轻松的方式号召广大青年涵养中国气质、宣扬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随后《建军节里谈英雄》《国庆节里谈爱国》《重阳节里谈敬老》等“节日谈”系列评论文章陆续推出,被千万粉丝传阅分享,一年下来,写了30多篇节日谈之后,徐川的新书《节节向上——怎样把节日过得有点意思》应运而生。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引导的平台急迫需要凝聚受众、设置议题、激浊扬清,而节日是很好的契机。”善于寻找突破点的徐川多年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工作的独特优势,同时将传统文化也变成了他手中的“神器”。 “你是合格的中国人吗?”徐川常用这句话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讲座的开篇,“西游记中究竟是谁挑担子”“为什么娶妻叫结婚,当兵叫入伍”“信口雌黄是怎么回事”等10道测验题结束,学生基本心服口服,随着徐老师幽默风趣的讲授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婚是什么意思?有人说就是结合和婚姻呗。但是过去结婚写成‘结昏’,又怎么理解呢?难道是脑袋一发昏就结合了……”一节课下来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常有学生听完讲座后反馈:“感觉整堂课都在听段子,一堂课笑岔气好几次!” 在徐川看来,当下,95后学生已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思想开放、个性张扬、自我独立,如何让他们信服,从而做好思政教育和服务引导工作,是学生工作人员面临的共同课题。 出于专业所学和个人兴趣,徐川对中国传统文化别有研究,并探索将传统文化与思政工作相结合。他把文化普及形象地比喻为“送礼物”,要让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和价值,同时与思政教育联系起来,既要让文化可亲可感,又要精心设计讲课的内容和语言,用学生喜欢的方式送给学生。 在传统文化普及的道路上徐川越走越开阔,思政工作也越来越顺手。去年秋天,他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选课系统刚上线几秒钟,500人的名额就被学生一抢而空。 学生随时找得到、聊得来、靠得住的“川哥” “有学生来问我,说自己原先高中成绩很好,到南航后变成了‘学渣’,很自责。我直接告诉他,我的大学是人生中最黑暗的4年。”徐川说,自己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人,高考时本想报考中文专业,但偏偏被调剂到英语专业,最怕的学科成了自己的专业,每天学习都很痛苦,“现在遇到学生有学业方面的困扰,我很能理解他们,但生命就在于有各种可能性”。 2008年,徐川辞去了新东方的高薪工作,来南航当起了学生辅导员,“在新东方教英语年薪几十万元,而在南航当辅导员一个月才1800元,大家都在问我为什么”。 “从到南航的第一天到现在,有一个关键词伴随我的全部工作时光,就是学生。离开学生我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过去的8年,从学生辅导员到学生处处长助理,从校团委副书记到学院党委副书记,如今徐川身上已有很多光环和标签,但他常说那都是“浪得虚名”,自己最重要、最扎实的身份,是学生随时找得到、聊得来、靠得住的“川哥”。 徐川认为,学生在寻找人生方向的过程中缺的就是支持和陪伴,而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和大学生聊天。几年前,南航一名机电学院的学生找到他倾诉自己的烦恼,说想考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但家人朋友不理解。在徐川的支持下,这名学生顶住压力报考却落了榜。“前段时间我去北师大作培训讲座,结束后听到有人叫‘川哥’,原来就是那个学生。第二年又坚持考了一次,终于考上了,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徐川说,这就是自己工作的意义,“你不知道哪一刻,惊喜就会回报你”。 “教育不是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职业,它是我这一生要投入情感和精力的事业。”徐川觉得,和学生在一起,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