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4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50%以上。预计在未来3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35%到40%的年增长率,到2020年,销量将达150万辆。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我国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持续向好。
新能源汽车如此火爆的背后,却存在着缺乏成熟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工程师和设计人才,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作为承担着为产业输送人才重任的高校,是否做好了准备?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高新技术系系主任、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刘春告诉记者,为应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众多院校都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以配合产业的发展。以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早在2014年,便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办学,探索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成立合作实验班,建立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共同培养新能源专业人才。2016年5月,汽车学院与韩国亚洲汽车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与其分享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教学及海外就业等资源。
新能源汽车火爆催生了热门新专业,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呢?
“我去过许多汽车专业的学校,不少学校在教学上是没有跟上的,还是教的以前那些汽车知识,这些东西早就过时了。”刘春谈道。
记者了解到,尽管汽车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汽车专业课本上的知识却是前几年的技术。有些教师虽然在几年前是汽车行业的人才,但是一旦走上教学岗位后,便与市场脱节了,没有接触新技术、新理念,更谈不上实际操作了。虽然部分院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但是师资水平、教学条件根本达不到要求,更谈不上培养人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刘春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还要加强,同时修建高标准的实训基地,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落伍、知识更新速度快。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就走在了前头,学院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方面,创建了“岗位引领知识框架、能力分段递进、按需补砌知识细节”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修建高标准的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两万多平方米的汽车综合实训中心,以保证教学质量。(刘葵心 通讯员 代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