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4次,复读13年,出生于广西的唐尚珺2022年的高考情况依然引人关注。
“我发现我走错路了。”2014年年初在拍摄纪录片《高十》的过程中,陷入复读旋涡的唐尚珺说,自己不应该回头那么多次。以往,他真的非常想要上清华大学,“现在我觉得考大学没有很重要,跟家人在一起也很重要啊。”在这句话之后,他又继续复读了八年。
当年的纪录片里,唐尚珺瞒着父母要考北京的大学。结尾,他拿着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向父母坦白自己一直在偷偷复读。
实际上,那时他复读的原因之一,是有学校用高价吸引高分考生到校补习,他想拿到钱给患癌的老爸治病;另外,他一直想考的学校只有清华大学。
2022年,唐尚珺已33岁。2009年,作为应届生的他第一次高考只考上专科,但在复读第四年考上一本后便似乎“开了挂”,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录取。 至今,每次高考结束后,唐尚珺都选择复读。有网友称他是“小镇做题家”,也有很多人质疑,他复读这么多次,究竟是为了理想,还是利益? 今年,唐尚珺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这一次,他还是犹豫了,去还是不去呢?8月12日,他对记者说“有考虑去”。
村里出了个清华毕业生
唐尚珺今年33岁,体型偏瘦,身穿白色T恤,背着一个黑色小挎包。他骑着电动车在南宁大学城附近穿梭,看上去像一个大学生。因为年年都复读,唐尚珺多次登上热搜榜,关于他的各种声音不断。
今年,他还是抵触媒体的采访,但是记者找到他本人后,在大学城附近的夜宵摊前,他还是礼貌地讲述自己的生活。
唐尚珺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的一个小山村,有3个姐姐、1个哥哥,老爸此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后一直务农,老妈不太识字。
在唐尚珺的印象中,父母的农务繁重,和很多农民一样,不怎么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他的姐姐、哥哥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很早就辍学打工。唐尚珺小时候喜欢在田间奔跑、摸鱼、玩泥巴。那时候他好像不用刻意学习,小学成绩一直排名班级第一,时常被老师表扬。
唐尚珺听父辈谈起,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村庄附近有个老乡考上了清华大学,后来那个老乡发展得很好,还在村里修了一条路。这个老乡也成了当地长辈激励孩子的榜样。
考清华大学,唐尚珺从小学就设定了这个目标。不过,那时候,清华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他不知道。大学有多少种,各所大学排名如何?他也不知道。
2002年,小学毕业后,唐尚珺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上思二中。在这里,唐尚珺和同样来自农村、家中姊妹众多的何汉立成为了同学。他们曾是初中最要好的朋友,还相约一起去北京上大学。
城里很多学生小学时就学过英语,唐尚珺和何汉立都没有学过。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唐尚珺和何汉立的英语成绩都赶上来了。唐尚珺记得,他初一曾考到班级第4名,他也因此骄傲起来。
初二开始,唐尚珺的成绩开始走下坡路。“其实我一直很贪玩。”唐尚珺说,他和班上的同学混熟后,就经常一起在外面瞎逛、游玩。
重复的“怪病”
唐尚珺读过两个初三。之前第一个初三,唐尚珺发现因为贪玩,很多功课都落下了。尤其是数学,遇到不会做的题,他就责怪自己,痛恨自己,用拳头锤墙。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他开始出现头晕的症状。有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食堂排队打饭,突然就倒在了食堂。他最后被送到医院输了液。 唐尚珺形容发病的症状,整日神情恍惚,除了吃饭、上厕所、睡觉,他像丧失其他能力一样,啥事都做不了,而且每次发病都会持续10天左右。医生认为这是神经衰弱,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那一次发病后的多年,几乎年年临近考试,都会发作,直到前几年才好。唐尚珺因为这个“怪病”没有参加第一次初三的考试。他从暑假休养至春节后,才回到学校重读初三。可能是经过了两轮的学习,中考题目也比较简单,唐尚珺即便“怪病”又发作过,他还是考上了附近最好的高中钦州二中。
那时候大学的概念对唐尚珺来说,还是很混沌,他会对当地人所说的“考上钦州二中,一只脚就踏进了大学”的说法信以为真。
↑唐尚珺和何汉立中学时期
唐尚珺和何汉立认为,他们都出生于农民家庭,身边没有一个大学生榜样,也没有可以引导他们的人。所有的路,都只能自己走,自己去摸索。
唐尚珺现在想来,如果读应届高中时有人给他指导,或许他很早就考上了大学。就算不是他想考的清华大学,也已经从其他学校毕业了。
而同学何汉立一路走来,“仿佛每个关键节点都能开挂”。他参加中考、高考,考上一所二本大学,2012年大四即将毕业时,他在广西电视台实习,本已做好回老家县台工作的准备,却遇上了省台十年一遇的改革,于是留在省台当上了记者。
而唐尚珺因为多读了一个初三,比何汉立晚一年进入高中。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老爸来县城接他,他说自己好多题都留的空白。老爸当时只是接话说,“那么多没写,那我估计你考得不怎么好”。姐姐帮他查分,370多分,这太低了,远远不能上清华。却不知,他从此一直“停留”在高三。
“怪病”也像年轮一样,每年都来一轮,不见好。医生推测也可能是唐尚珺营养不良,建议他多跑步,增强抵抗能力。
唐尚珺记得最后一次发病,是在2014年的暑假。那一年,他在广东打了2个月的工,做工期间又发病了,他向主管请假。主管脾气暴躁,他就发短信给主管,说需要请假一周,工资该怎么算就怎么算。
复读十年被清华录取的同学
2006年,读高中的第一天,唐尚珺就迟到了,他觉得,高中的头没有开好。
那天下午,他先是去找在钦州打工的姐姐,最后到教室时已经晚了,坐在最后一排。同桌也很爱玩,两个人互相影响,上课有时会一起聊天、玩游戏。
那时,钦州二中有30多个班级,通常有10多个是补习班。高三时,有两个复读生插班,那时候复读生能考560分、570多分,已是他们班最高分。
2010年的高考,唐尚珺的分数上了三本线,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他还想复读,家人劝他去上专科。他拿着家人给的学费和生活费,瞒着家人开始复读的生活。
“身边很多人考不好就去复读。”唐尚珺觉得,去复读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也关注同学的录取情况,有一个同学成绩很好,学校高考录取榜上,他曾看到那名同学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
后来何汉立拍摄纪录片的时候,问他想考哪所学校。唐尚珺一心只想考清华大学,但他说不出口,就在黑板上写上中国科技大学几个字。
2010年,唐尚珺还能看到一些应届班复读的同学。这些熟悉的面孔逐年减少,很少有人第4年还在复读。
复读的时候,他并不觉得有多大压力。而且在他的意识里,复读就意味着分数能提高。那几年,唐尚珺拿着家人给他读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年复一年地进入复读班。他时常会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目标是清华,但也无法抵御自己的惰性。他爱玩,也会走神,每一年,他的成绩的确会进步。
但还是远远不能上清华。
↑唐尚珺曾在清华校门留影
姐姐在钦州工作,他很担心遇见姐姐。好几次遇到了,他悄悄躲起来。家人问起来,也会编一个谎言,以免复读的事情败露。
2013年,唐尚珺考上了一本。那年暑假,他坐了近30个小时的火车去北京。到达时,清华大学的新生正在军训,他希望自己以后来这里军训。这所大学,于他而言很重要,而在学校里学什么,他不太清楚。 他后来曾生活在南宁的大学城附近,但并没有想过,踏入大学教室去看看,大学生到底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最初复读的那几年,好像每一年都有小幅的上升。复读第二年,他考上二本;到了2013年,分数上了一本线;2014年,他以583分的成绩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
2014年,同样有清华梦的吴善柳曾被媒体广泛报道,他是唐尚珺的复读班同学。吴善柳历经10次高考,最终以钦州市理科第一名的身份,被清华大学录取。
吴善柳除了模拟考试和高考,不常到学校上课,大多是在家自习,唐尚珺也很少见到他。对于那一届很多学生来说,吴善柳就是“大神”一样的存在。
吴善柳和唐尚珺都出生在广西的普通村庄里。吴善柳考上清华大学后,引发了针对他高考经历的争议。“高考专业户”“占用和浪费社会教育资源”“从中牟利”等言论瞬间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吴善柳否认以此牟利,他表示听说过奖金的事,但从没收到过,自己只是想考个好的大学,好的专业。
还没考上清华的“高十”
2013年秋,唐尚珺还在复读。但他得面对一个问题:在家人眼中,他已经毕业,应该工作挣钱了。但除了考上一本,学校每月给的约400元的补助,他没有收入。
他一度穷得没有钱吃饭,问过姐姐借钱,姐姐一边问他为什么工作了还借钱,一边还是借钱给他。这让他心里不太好受。他在QQ上联系了何汉立,说出了自己的秘密:他还在复读,而且经济拮据。 2014年,何汉立成了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职业敏感让他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他说服唐尚珺成为他的拍摄对象,和唐尚珺一起在放假学校管理较松的时候溜进去拍摄。
↑唐尚珺(右)和何汉立
纪录片中,2014年春节,已经“毕业”的唐尚珺在钦州的大街上买了一些商品,然后把印有钦州字样的塑料袋换掉,回家过春节。
那一年,67岁的老妈已经头发花白,唐尚珺以毕业在外找到工作的身份,给了老妈500块钱,还给晚辈发红包。见儿子已毕业,老爸终于卸下重担,开始翻修房屋边上的排水沟。在土墙的屋子里,唐尚珺的老妈聊起盼儿成家的话题,他们都流下眼泪,唐尚珺的泪水更是复杂。
唐尚珺和何汉立都是初中开始接触吉他。何汉立觉得唐尚珺非常聪明,学东西很快,吉他也弹得比他好。在老家昏暗的灯光下,唐尚珺一边拿起吉他,一边哼唱《老男孩》的歌词“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一季……”
2014年1月,唐尚珺在家乡的小河边说:“我发现我走错路了,不应该回头那么多。真的,人还有很多路可以走的,那时候我真的想非要考上那个大学。我现在有点厌学了,我不想再这样下去。我都瞒了他们,那种感觉可能都没人懂哦,很难受的。本来我想考个好大学,现在我觉得考大学也没有很重要,我觉得跟家人在一起也很重要啊。”
何汉立很理解唐尚珺,他认为唐尚珺是一个重亲情、懂感恩、善良孝顺的人。
唐尚珺在家中排行最小,他老妈怀他时已经是高龄产妇。家庭环境贫苦,他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很大负担,所以他很感恩父母、感恩亲人。当年瞒着全家人偷偷地补习,谎称已经去读大专了,用父母给的学费去补习高考,就是不想家人担心,想独自面对困难。
所以,唐尚珺一到寒暑假,就回家帮干农活,比如砍甘蔗、种树、开荒、施肥……把一年最重的体力活集中做完再上学,他不想让父母那么辛苦。
2016年,唐尚珺考了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在何汉立的镜头下,唐尚珺得知录取情况并没有很开心。唐尚珺的语文老师觉得学校不错,劝他去读。
↑唐尚珺收到中国政法大学录取通知书(截图自纪录片《高十》)
唐尚珺决定向家人坦白,把录取通知书拿给家中的老妈看,“我今年考上了北京的一个名牌大学,才敢跟你们说实话。” 老妈不认识字,苍老的脸上带着笑容,“瞒着我,不怪你,我还是开开心心。父母都希望儿子有出息。” 在医院病床旁,他把录取通知书给老爸看,因为老爸已诊断肺癌晚期,生命可能只剩下几个月时间。病床上虚弱的老爸,没有责备的意思,还鼓励他说,“精神值得敬佩,值得自豪,将来青出于蓝胜于蓝。”
去北京,带着父母去北京,是唐尚珺的梦想。何汉立也争取到费用,拍摄了唐尚珺和父母第一次去北京的场景,他们去天安门,去爬长城,还去看唐尚珺未来的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纪录片结尾,唐尚珺去中国政法大学读书,老爸在老家的医院化疗……
↑唐尚珺和父母到中国政法大学门口(截图自纪录片《高十》)
高考第14年,被上海交大录取
然而,和家人坦诚几个月后,唐尚珺又进行了新的隐瞒。那年开学,他去中国政法大学溜达了一圈,又回到广西平果读高中。这次复读,一是因为虽然考上了北京的高校,但非清华大学,另外,老爸重病需要钱治疗,他没有工作,没钱帮家里解决困难。还有一个外在原因,是广西平果三中用高额奖金吸引高分复读生生源。
2016年7月,平果三中对外发布高分复读者奖励,提到若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将奖励60万元。除此之外,学校还会根据学生2016年的高考分数,入校补习即可获得一次性奖励和生活方面的补助。比如,2016年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到学校补习,只要报名参加高考,就可享受10万元的奖励,此外学校全免学费、住宿费,并提供一套公寓式住房居住,给予每人每月生活费1500元。据了解,唐尚珺2016年秋-2017年夏去平果三中复读,获得了10万元奖励,每个月还有一定的补助。 平果三中对外宣传资料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该校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共有10名学生因考入清华北大获得60万元的奖励。其中,2017年,唐尚珺就有2名同学考上了清华北大获得60万元的奖励。
但2017年,唐尚珺并没有考好,较2016年反而降了几十分。一方面,他在网上众筹为老爸治病,还请假回家照顾了老爸两个月。另一方面,或受谈恋爱的影响。
女友也复读了,2018年时,他们都考上了广西大学,唐尚珺还是选择复读。他的能力已经能稳稳地考上一本,而当地也有一些私立学校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分考生。
一些私立复读学校给出的奖金或者生活方面的其他福利,一年可能有好几万元,有的甚至超1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87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6089元。到了2021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817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8494元。
↑图据平果三中微信公众号
这几年,他在各个有高额奖金的学校复读。他不仅入学能获得一定的奖金,在模拟考试中,也常常能名列前茅。有时除了获得一定的奖励,甚至成为一些学生眼中的“大神”。
唐尚珺考得最好的一年是在2019年,他的成绩是645分,这离清华大学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后被重庆大学录取。这几年,他的成绩都在600分上下徘徊。 唐尚珺认为,2016年之前一直都有进步,后来就停止了,成绩上不去。至于原因,一方面,每年都会有新的考察方式,以往积累的一些知识就不适用了。他不能像应届生一样,从高一就系统地接受训练。他觉得自己脱节了,一直停留在高三。另一方面,他还是对学问钻研得不够深。
今年,唐尚珺参加了第13次复读高考。8月5日,唐尚珺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那是在其2022年复读高中的表彰大会上,他拿着一块写着“热烈祝贺唐尚珺同学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平果市衡水阳明高级中学助学奖金8万元”的红色牌子,他是该校考上985高校并拿到8万元助学奖金的2名学生之一。
前一年,唐尚珺复读的这所高中曾发布招生入学奖励政策,其中包含:清华北大在广西最低录取线下30分以内,收费全免,被清华北大录取者奖励80万元人民币,高考报名后预付12万元;超出一本线100分,收费全免,被清华北大录取者奖励80万元人民币,高考报名后预付5万元……2021年,广西高考本科一批理科分数线487分,唐尚珺考了591分,曾被广西大学录取。
纪录片《高十》播出后,他备受关注,关于他还在复读的消息也在网上广泛传播。2020年,哥哥通过试探,发现他还在复读。包括他老妈在内,都问他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唐尚珺于是买了一辆2万多元的车,因为一直复读不怎么用,又把车给哥哥开。
他很无奈,因为现在不管家人问他什么,他就算如实说,也会被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13年前,何汉立和唐尚珺哥哥姐姐的孩子都还是小孩,现在,他们的晚辈有的已参加高考,而且也选择复读。唐尚珺大姐的女儿今年也复读了,在填志愿时,她询问同样参加高考的舅舅,应该如何填报志愿。
唐尚珺认识一名复读几年的大连网友,网友说他复读这么久有些抑郁,看见有人路过回头看他,就觉得别人在讨论他。唐尚珺觉得这种事他从来没有遇到过。
实际上,在复读过程中,唐尚珺还遇到5个和他年龄相似的复读生,只不过那5人都是考上大学又退学后,走上复读之路。这也让唐尚珺觉得“不止他一个人”。
上了清华又有什么用?
唐尚珺现在回想,要是自己2016年没有放弃,继续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毕业出来就好了”,现在或许已经工作一两年了。现实情况却是,唐尚珺的女友今年已从广西大学毕业,而他还在抉择要不要去录取的学校读书。 唐尚珺觉得,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他不知道,就算读了大学,以他的年龄,还能否好好找工作。不过,他还是觉得读书有用,他眼见过自己的初中同学还读着书,经媒婆介绍辍学结婚生子的。也有的人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但是婚姻不幸或者后来欠了一屁股债;还有的打工20多年没有攒下一分钱,也没有结婚。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他甚至不愿意跟身边人透露分数,好友何汉立也不再问分数了,还调侃“就跟我的酒量一样。”
6月底,唐尚珺在填志愿期间,仍旧拿起已经学了16年的高中材料复习。他曾提到,心目中排名前十的学校,除了清华北大人大之类的高校,也有上海交通大学。
在6月的夜宵摊里,何汉立像兄长一样和唐尚珺说话。他问唐尚珺,“你要什么时候才上岸,怎么上岸?上岸的时候,能怎么发展,什么时候是个头?”他说话时,唐尚珺很多时候只是听着,回答的话也很简短。
何汉立又说:“因为你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差,已经对你没有任何信心了。因为太多年了,你的能力就在那里。未来你计划怎么转型?”
关于未来?唐尚珺也有思考,他认为自己的年龄已经越来越大,就算考不上,他也不愿意去广东流水线上打工,工资太低。家里姐姐有做养殖业,他有个想法,就是以后回家也做养殖,形成一定的规模,“我回去养鸡,还是有点可能性。”
全村就唐尚珺的家还是砖墙瓦房,也希望老家能盖上新房。老爸没有生病时就说要建新房,但是生病之后就不了了之了。有的时候下雨天他和老妈通电话,老妈会说屋里哪里又漏水了,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修一下。
上清华大学仍是他的梦想。他曾在6月底时告诉记者,以他的情况,考上清华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可能的话,就是奇迹了”。但是他也考虑要不要再搏一搏,而且到2024年,将采取新的高考模式,不再分文理科。不过,8月12日,记者微信询问他是否想去上海交通大学时,他的回复内容从7月下旬回复的“考虑中”改为了“有考虑去”。
↑唐尚珺的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
记者曾询问唐尚珺如果他考上了清华大学,计划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唐尚珺说,“我以前肯定想和其他学生一样住在学校上课,但是我放不下我老妈。我读大学了,就没法经常看她,她那么老了,又不喜欢跟我哥住,要一个人在家,而且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
唐尚珺还说,老妈爱喝酒,又一次,他看到老妈喝醉酒摔倒,磕掉了牙齿,当时他被吓坏了,以为妈妈吐血了。
他和老妈的感情特别好,因为他在家中排行最小,脾气也比较好,老妈喜欢和他说话。他想,就算以后大学毕业,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回广西发展,这里有他的家。
可是,唐尚珺复读期间长期在南宁出租屋或者复读学校生活,一般节假日才回家,而大学也有很多假期,读大学或者复读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唐尚珺觉得,有区别,而且很令他纠结。他曾对老妈说,希望她过几年能和他一起生活,但是现在的情况又不可以。老妈笑他,“这个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
现在,唐尚珺也会想,就算上了清华,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他觉得已经没有意义了。“就算我去读出来又怎么样,吴善柳读了清华,年纪大了去找工作很难,他后来去当中学老师。”
唐尚珺分析,吴善柳为什么复读那么久,原因可能也没有人知道,“可能他自己想让心愿有个了结吧。”唐尚珺把话题转到了自己,“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我可能读一个大学也没有什么用。但是我一直有这个想法(考清华),如果我实现了,对我来说,就是人生某个阶段的愿望实现了,也就无怨无悔了,虽然付出了很多很多东西。”
33岁男子清华,高十一,复读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