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

新闻热线:4000-2300-35 QQ:3283783520

每个毕业生“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网站编辑  热度:℃   发布时间:2015-10-09

   据参考消息网日前报道,有西班牙媒体称,在中国,年轻人普遍抱怨找工作需要“关系”开路。也有国内媒体报道称,一些大学生毕业多年未工作,社会上对他们有一个俗称——“毕剩客”。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不难发现,无论是“关系论”者还是甘当“毕剩客”,二者本质上都是将自己未来的发展寄托在父母及关系的荫庇之下。

  无论是凭借关系顺利就业,还是依靠家庭甘做“毕剩客”,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同时也与青年人自身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以及世俗风气等有紧密联系。可以说,家长过度护犊是造成大学生不愿积极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生理性指标的关注要远超过对其人格是否成熟、心理是否健康等精神性指标的关注,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以及家庭责任观的培养。而毕业生“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更是使其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在学校教育中,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钩,也在客观上为“啃老”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土壤。

  大学生就业问题,历来很容易触动公众的神经。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刷新纪录,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和面试的毕业生难免感叹“工作难找”“压力山大”,求职的愁绪溢于言表。据统计,由于新毕业的大学生加上往年不就业的大学生叠加效应显现,预计2016年将有超过1000万大学生加入就业大军。

  陶行知有句名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对于千百万大学毕业生来说,有没有关系,都要靠自己,都要靠能力。如果迷信关系,轻视能力,不但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靠关系或许可以得意一时,靠能力才能成就一世。如果毕业后耽于主客观原因迟迟不找工作,即便没有经济压力,也会产生心理压力,不利于社会融入,也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为了不做 “毕剩客”,毕业生们倒不妨开动脑筋,懂得审时度势,抱着务实心态积极主动就业,尽快摆脱“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要知道,应届毕业生是有“保质期”的,一旦错过了最佳择业时间,与新的应届生撞在一起,也就失去了一大竞争优势。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曾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同样,每个大学生都需要独立,毕竟人生的大部分路途是要靠自己完成的。必须指出,毕业生的“破茧成蝶”,不仅需要个人自身的努力奋斗,也离不开家长的教化熏陶,更离不开学校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迈入大学校门既是年轻人的新起点,也是锻炼他们自理能力的好机会。作为教书育人的重地,高校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塑造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给自己准确定位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雪娃

四川教育新闻网荣誉出品

行业合作:孙女士:028-85056429

手机:18780127311  邮箱:3283783520@qq.com
联系电话: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2号

Copyright © 2010 - 2015 四川教育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