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

新闻热线:4000-2300-35 QQ:516396333

每天仅10人捐精 四川精子库调高补贴仍"歉收"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  热度:℃   发布时间:2016-03-21

     

2013年1月11日,四川省人类精子库在川大华西二院正式成立,这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唯一可合法开展人类精子冷冻保存和提供资源捐精服务的专业机构。

据医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达到10%~15%,精子库的建立是为了筛选并储存优良的精子,圆一些家庭的育儿梦。

同时,精子库也提供自体存精的服务,主要针对因接触有毒物或放射源而导致不孕或胎儿畸形的可能性预防,以及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等情况。

在身边有这么一家专业的精子库,听起来很不错。但若要问精子库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可开展得不大理想:运行两年多,前去捐精的志愿者总共不到600人,合格率还低于三成……

为了鼓励更多的健康男性前来捐精,精子库已经提高了对捐精者的补贴费用。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相比献血而言,大多数人对捐精还是感觉不好意思或有所避讳,要真让人们接受“自愿捐精,无限光荣”的号召,恐怕整个社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天平均仅有约10人捐精

据精子库副主任李福平介绍,目前四川省人类精子库仍在招募捐精志愿者。“现在的捐精人群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从2013年初到2014年底试运行的两年内,前去捐精的志愿者只有500多名,并且合格率低于3成。”

2014年,精子库只成功采集到74名志愿者的合格精液。2015年,仅有360名志愿者报名,经过筛选合格的志愿者只有110人,成功率不到三成,每天新增志愿者小于5人。

为何捐精志愿者如此少呢?

李福平分析说,目前对于捐精宣传力度还不够,很多人对捐精还不是很了解。其实,捐精和献血一样是一项高尚的公益活动,但许多市民对于捐精这件事有些避讳,谈及这件事大家总是“不好意思”。不少人对捐精的方式还有许多误会,还有人担心捐献精子可能会让自己的后代面对近亲结婚的隐患。

对此,李福平解释说,在我国,捐精者与受方夫妇、出生的后代均保持互盲,相关医务人员也与捐精者保持互盲(互盲的意思就是互不知晓对方身份)。如果供受双方其中一方怀疑自己的子女因“捐精”造成近亲通婚的话,可以提出依据并告知当时自己所在的精子库申请调查。当然,这个调查也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也在“双盲”情况下进行。

此外,我国捐精者一生只能在一个人类精子库中捐精,且一名捐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给5名妇女使用。

比献血费事不少,补贴也高一些

据李福平介绍,一个合格的捐精志愿者,“采集周期”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志愿捐精者首先要签署同意书,之后会接受免费的全面体检、精液常规及冷冻检查,全部合格后开始精液采集,正式进入捐精周期。

“大概每周捐1~2次,每次合格捐赠都能获得200元的‘误工费’和‘交通补贴’等。”李福平说,这个过程中,志愿者需要到精子库8~12次。采集结束半年之后,捐精者再进行一次血液复检,确认没有问题后,捐精者的精液才正式成为一份可供使用的合格精液。

或许,这个相对献血的“便捷”而显得较为繁琐的流程,也是造成我市男性对捐精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吧。

对此,精子库的办法之一是:提高补贴——从今年开始,对志愿捐精者的补助提高了,如果完成整个捐精过程,他们将获得最高约5000元的补贴。

除此之外,捐精成功者还可获得5年期自体精液的保存机会。

捐精者可免费“自存”五年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男性精液质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生存环境恶化,污染、辐射源增多、职业风险、恶性疾病及其治疗以及病原体感染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加剧精液质量下降。

自体精液冷冻保存,是指生育期男性在没有生育计划时预先将精液取出体外,经过冷冻处理超低温保存,待有生育需求时取出精液复苏,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而达到生育目的。

邓文迪与默多克结婚时,默多克因患前列腺癌,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默多克前妻在离婚时提出了苛刻条件:默多克死后,邓文迪如果没有后代,无权继承任何财产。但是她没想到,默多克在接受放疗前早已把自己的精子冷冻,最后成功生下两个女儿。

“如今自体精液保存的人越来越多。”李福平说,精液质量会因种种原因受到影响。目前自体精液保存的受众有两地分居的又需要做试管婴儿的,如果男方没法到现场,就可以先把精子保存在精子库方便取用。

另外,如今肿瘤发病率也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治疗过程中的放化疗,势必会对精子造成影响。所以,年轻的男性肿瘤患者可以在进行治疗前,先把精子储存起来。

李福平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男性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熬夜、抽烟、喝酒等,都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这部分人群,建议他们可以考虑提前保存自体精液。”

成都商报记者 李惠 实习生 胡美娟


责任编辑:赖波

四川教育新闻网荣誉出品

行业合作:孙女士:028-85056429

手机:18780127311  邮箱:516396333@qq.com
联系电话: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2号

Copyright © 2010 - 2016 四川教育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