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54万,归国人数超过43万。“以前大家会觉得海归很厉害,但随着海归人数的增加和国内高校的发展,海归的竞争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了。”一名留学归国的本科毕业生这样感慨道。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海归”一词,意指回国积极投入市场化浪潮、进行独立创业或者走上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的留学回国人才。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今天的“海归”们却不得不面临新的窘境。
薪金难抵学费
“家人供自己留学花费超过100万元,对比自己不到6000元的月薪,要做差不多20年才能回本”,一位留学归国毕业生说。
据《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留学回国人员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与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留学学费相比,月薪6、7千元对于不少海归来说,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小的距离。
高层次海归人才不足
那么,造成这些海归人员面临低薪的原因何在?国内日益加剧的竞争和一些海归自身优势不足是重要因素。
随着海归人数的增加和国内高校的发展,海归的竞争力已经被大大削弱。国内高校每年为市场输送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而海归总量近年来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54万,归国人数超过43万。
然而,在体量庞大的海归群体中,高精尖人才的回流显示出不足。部分海归在国外学习很松散,理论知识不扎实,修满学分一年两年就毕业,在面试、笔试时的表现都一般,而薪资和发展机会上期待又挺高,最后没有被留用。
海归专业对口度低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逐渐褪去的优势,海归人员在就业中出现专业对口度低的情况。不少公司在对海归的接纳中,语言水平是用人的第一要素,第二是专业技能,第三是性格态度,因此,语言成为海归们就业的关键因素,其专业本身反而不具备明显优势。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红霞在研究中认为这属于“匹配难”的问题。一方面,海归自身拥有的精英情结使其在就业选择中难以放下身段、理性选择;另一方面,在海归数量日益增多且高层次人才回流率低的背景下,海归在劳动力市场中遭遇社会排斥,而用人单位在选聘海归时更加理性、务实,不再看重海归的身份符号,提高了聘用海归的条件和门槛。
面对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的市场就业环境,“海归”们需调整就业规划,加强和突出自身优势,在“骨感”的现实中充分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