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貌(学校供图)
“三次改建,他打造全县硬件条件最好的村小”
“30年来,兴隆小学进行了三次大的改建,每一次,朱洪远都亲历亲为。”兴隆村老村长李天佑是这几次修建的见证者。
第一次是1989年,“破庙”改成砖木结构房。当时公路不通,为了节省运费,所需大部分木材和砖瓦,是朱洪远带着高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肩挑背扛回来的。当时他肩上磨出的厚厚老茧,印痕至今清晰可见;搬“大梁”时扭伤的腰部,落下的顽疾,成了终身的“天气预报”。
“最危险的是1999年,那是学校第二次大改建,将原有教室拆除,修成三层钢混大楼。当时,打地基炸石头时出现哑炮,这个隐患一刻不排除,工程停滞不说,伤亡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出现问题后,没有排爆专业人员,我冒死去撬炮,成功排危后,我手抖了一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洪远仍然心有余悸。
2007年开始,通过朱洪远数次向上级打报告、跑项目,先后争取到建设资金300余万元扩建学校。
工程开工后,朱洪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程监管中。“朱老师比有证的监理还严,他跟工人住在一起,晚上看守建材,白天就‘盯梢’,节假日也如此。我们被责令整改的次数记不清了,反工就有十四次。”包工头朱老二说,凡是涉及工程质量的问题,朱洪远“六亲不认”。
村民告诉记者,“在协调建设用地时,为了解决坟墓搬迁问题,朱老师曾给人磕过头。”对于此事,朱洪远红了脸,没有回答。
学校改建之后,朱洪远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增添教学设备。由于学校经费紧张,人手又少,各种修修补补的杂活,他自己便免费承担起来。热水设备坏了,他去检修;停电了,他去发电;电灯不亮了,他去检查线路;水龙头松了,他去拧紧;厕所堵了,他不嫌脏臭去疏通……
第三次扩建后,兴隆小学在朱洪远的带领下完成“逆袭”,成为全县硬件条件最好的村小。
朱洪远指导阅读小组 (朱茂摄影)
“老黄牛,你该歇歇了!”
学校变了。顶上了“全县最好”的光环,朱洪远还不满足。他有一块心病——由于资金紧张,校园绿化没有跟上。
于是,他首先把自家门前的三株“白果树”免费移到了学校。兴隆小学的老师说,朱老师才是真正的“园丁”,学校绿化,没有花费一分钱,全靠他“化缘”完成,一草一木的浇灌、施肥、修剪,他都是“亲自操刀”。
此后,学生们受到感染,每每争先恐后地加入其中;同事们看在眼中,也踊跃“投工投劳”;家长和社会各界大为感动,纷纷前来插花添木……
2014年清明节,朱洪远亲自到泸县苗圃基地低价选购了几棵雪松运回学校,在搬运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小腹突然剧烈疼痛。经检查,是用力过猛造成了“肠漏”。
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如果服药治疗,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朱洪远又犟了一次,他说工作至今,从没因私请过一天假,先服药,等暑期再去做手术。然而暑期到了,学校修保坎,他天天去监工,手术的事又延迟了。这个事,他不准我跟别人说。”朱洪远的妻子严秀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