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摘 要:课堂教学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即“教什么”与“怎么教”。新课改进入深水区后,老师们仍纠结于“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而后更关注“怎么教”而非“教什么”,更热衷于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本质。其实,“教什么”与“怎么教”是统一的,应辩证地看待;对这一问题,文章拟从问题的表现形式、存在原因和解决途径等方面交流互鉴。
正文
随着新课改进入深水区,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新名词、新概念越来越多,大单元教学、群文阅读、情景式教学、跨学科教学、核心素养建构、任务驱动、项目化学习等,不一而足。我们在课改教学实践中产生很多疑惑,纠结于“教什么”与“怎么教”后,更关注“怎么教”而非“教什么”,更热衷于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本质。
“教什么”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理性思考,是对文本的分析与解读;“怎么教”是运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课堂教学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一堂课离不开三个主要环节:深入独到的文本解读、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灵活自然的教学实施。因此,“教什么”与“怎么教”是统一的,应辩证地看待。多年的教研实践和三年的名师工作室领衔经验,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有些粗浅见解,尝试着从问题的表现形式、存在原因和解决途径等方面交流互鉴。
一、实践表现,舍本逐末
近些年的课改推进中,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与对教学方式的倚重正在脱离正轨,这无异于舍本逐末。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形成“两张皮”,这剥离了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这相当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中年教师的积淀,并在追求教育的价值旨趣的路上渐行渐远。
1.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方面
课改以来,在实际的教学及相关活动中,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辅导,我们习惯着眼于“怎么教”,考虑最多的是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才能把课上得精彩,即“怎么教”的问题;我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倾注于“自主”“合作”“探究”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的研究。我们的教研内容大多是听课、赛课、评课,或者围绕某一个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这些研究大多聚焦在教学方法上,即对“怎么教”的问题展开研究,偏重于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或手段来使课堂更加精彩纷呈,比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怎样导入,怎样突出主线,怎样设计任务驱动,怎样进行有效拓展,甚至集中在PPT的设计研讨上,很少涉及“教什么”的问题。一堂课是否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似乎成了践行课改成败的试金石。
2.课堂教学更热衷于现场感
长期以来,我们疑惑于决定教学质量是“怎么教”还是“教什么”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究竟来自兴趣还是成就感;学生是因为对语文学科有兴趣才学习的,还是因为学习了语文学科才对语文产生兴趣的。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像“大师”一样,上课时神采飞扬、激情四射,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思维活跃而缜密,为了弥补“缺陷”,我们习惯选择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音频、视频、PPT(含音频、视频链接),这样一来,师生互动,环节紧凑,行云流水,热闹非凡,亮点频出,惊喜不断;学生啧啧称赞,教师也志得意满。感觉是一堂近乎完美得无可挑剔的课。但静言思之,我们在大量演示中分析与解读,课堂满满的“现场感”,但老师对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在跑马观花,收获的是“现场感”、有限的“获得感”。其实,“怎么教”决定教学的“现场感”,“教什么”决定学生的“获得感”,而“获得感”是受益终身的;“怎么教”也影响学生的获得感,但却是通过“教什么”来实现的!不能偏废一方而成就另一方。例如:我们也尝试过用名师教案,乃至拿名师的课堂实录上课,课后却发现不是那回事儿,因为学情不一样教师个体专业素养不一样,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解读不到位,课堂效果自然不一样,根本无法达到名师课堂的应有效果。却误以为拿到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圭臬。
3.教育教学成果提炼方面
时下,无论是课题申报及研究还是论文撰写,无一例外,均偏向于大书特书自己和团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转变,即“怎么教”问题;而鲜有涉及教学内容,即“教什么”的研讨。课题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性成果还是操作性成果,也都主要涉及“怎么教”的问题。由此可见,“教什么”的研讨还有很大的充实空间。
二、问题归因,急于事成
为什么大家会普遍忽略对“教什么”的研究?我想有三点原因不容忽视。
1.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有关
语文学科较其他高考学科有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学科教学内容最具不确定性,“生活即语文,世界即课程”,语文学科内容不局限于教材。二是教材内容与考试内容最无直接关联。三是教学内容最无现成规律。语文课堂教学是从教材中总结出语言文字的抽象规律,其他学科大多是对已有规律进行课堂演绎,谁都乐意去接受并运用现成的规律。基于以上三点,使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多关注教学方法,即“怎么教”,而淡化教学内容,即“教什么”。
2.对教材缺乏深透理解和独立见解
我们有时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满足于做教材的“搬运工”,备课就是把教材中和网络上的内容搬运或“借鉴”,在课堂上再把这些内容照本宣科,对教材缺乏深透理解、理性思考和独立见解。教完一篇课文后,篇章各角度的思维导图也整理不出来,对整套教材体系更是一本糊涂账,谈不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融入自己的学科精神和智慧,内化为认知体系,也谈不上驶入自我成长与提升的快车道。
3.走不出以考定教的圈子
长期以来,考试“指挥棒”的导向,造成了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管他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大量刷题,灌输所谓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程式化、理科化析题和解题,要的就是人人会做,要的就是人人增分。我们热衷于研究命题方向的变化,热衷于揣摩命题人的心理,而不是去关注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什么。对考试热点大讲特讲,对非重点则刻意忽略,这种“以考定教”的做法完全曲解了“教什么”的本质,极容易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既谈不上遵循学科教学规律,也无法实现学科培养目标。以农村高中为例:一些理科学生,从未读过“四大名著”,也从未读过一本中、西方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名著,但按照老师的答题技巧和策略,程式化、理科化析题和解题,大量刷题后,语文考试也能上100—110分,而这类学生的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可能与分值全然不匹配。
三、因势利导,重回正轨
一篇课文内容,从教师本身来说,具有哪些教学价值?能否胜任这样的教学内容……这些,是远比教学方式更重要的问题,是老师在选择教学方式之前必须弄明白的事情。
1.要深入独到地解读文本
深入独到的文本解读,是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师学科素养与能力的体现。语文学科教学重在熏陶与渐染,要以文化人、熏陶化育;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鲜活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学科每个知识点及其内在关系,即从学科有机体的高度明确需要“教什么”,这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一堂课要呈现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独特探究痕迹、咀嚼痕迹,整堂课充满激情激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方能为学生打开一条通向文学殿堂的光明大道,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一篇课文而言,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段落,引导学生重点赏读,余下的内容由学生自学;可由点评时政入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并积淀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点带面,如涉及到文化常识、文学史、语言运用、人物形象剖析、诗词鉴赏、文言文现象等,关键时候要拓展延伸,呈现并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还可由写作方法切入,进行能力迁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同时,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增删、调整,融入自己的学科精神和智慧,内化为认知体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更换或者补充部分教材内容,从而逐步实现课程的师本化。
3.要超越教材,整合教材
生活即语文,世界即课程。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学科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我们应围绕教学目标拓展教材、重构教材、超越教材,更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资源,打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教师对教材要有整合意识、跨界意识,要有大语文教学观,因此我们要把课程内容的整合作为今后课改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常态。
4.要善于反思,勤于总结
如果说“教什么”的确定是追求教育的价值旨趣,那么“怎么教”的确定是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一堂课后,我们要反思“教什么”是否准确,反思“怎么教”是否科学。反思让“教什么”最大化地适合班级学生群体的需要,反思怎样有效提高“教什么”预设的准确性。在不断反思中获得“怎么教”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不断寻找“教什么”与“怎么教”的最佳结合点,以内化为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结束语:课堂教学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科学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成功的基石,艺术的教学方式则是阶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什么”,艺术的“怎么教”,即使方法再优、形式再美、手段再高,教学方式再新,都未完全遵循语文学科教学规律,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影响并制约了学科教学效能。(石半丁)
新课改,教什么,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