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

新闻热线:4000-2300-35 QQ:3283783520

毛道生:教育技术的“道”与“术”

来源:新浪  作者:网站编辑  热度:℃   发布时间:2015-11-18

        作者:毛道生  成都树德中学副校长

       

   目前,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十分火热,如果老师不会几招不能说几句,他就会感到落后了。然而,很多老师沉迷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制作层面,而忽视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样运用等核心问题,引发“华而不实”、“因噎废食”等指责。因此,在这“热”的背后,我们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进行“冷”思考。对下面这个案例的分析或许可以让我们得到启发和警醒。
       C老师上物理九年级上的《电现象》第一课时,她简短引入后就播放一个事先制作的短视频,内容包括经过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小纸屑、让水流弯曲、让小纸杯转动、让头发飘起来、能直接贴在玻璃上等。然后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些现象?(预设学生回答:“气球带了电!”)“用什么方式让它带电?”(预设学生回答:“摩擦生电!”)
       该视频制作十分精美,实验演示动作规范,解说语言晓畅而有启发性,图像画面清晰紧凑,不失为微课视频的上乘之作。但是,理科学科的微课视频不仅仅要制作好,更重要的是要使用好。C老师试图通过这个视频来激发学生对“摩擦生电”的学习兴趣,从现场气氛和学生反应来看确实达到了激趣的目的。然而,微课视频仅仅是为了激趣或讲清楚一个知识点吗?显然不仅仅是,理科学科使用微课视频是要把学生引向探究未知领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激趣”是为“生疑”服务的,没有达到“生疑”的微课就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那么怎样改?建议C老师不要一开始就播放视频,而要增加用作对比的空白实验。
第一步,空白实验
       C老师可以拿出几个气球,让学生分组做实验:能否吸附小纸屑?能否贴在玻璃上?能否吸附头发?能否让水流变弯曲?等等。
第二步,探究实验
       老师抛出诱饵:“老师具有魔力,可以把你们刚才没能实现的任务一一实现,只是比你们刚才多了一个动作。等会你们看视频时注意观察老师特别做了什么动作。”然后,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老师为什么具有“魔力”。
第三步,分析实验
      老师提出问题:“刚才老师魔力的诀窍在哪里?”学生回答:“老师把气球在头上反复摩擦了几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学习和认知“摩擦起电”、“带电体的吸附能力”、“摩擦起电的原理”等。
       这样仅仅是对微课使用做了一个程序性调整,把陈述结果的微课视频变为探究实验的微课视频,既能“激趣”,还能“生疑”,并在师生共同“探疑”“析疑”“释疑”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
       为什么C老师的制作精美的微课视频仅仅起到了“激趣”的作用,而未走向“生疑”的层面?原因在于她对教学的理解还停留在“知识与能力”层面,还没有深入到“过程与方法”层面。她呈现视频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两个结论:摩擦能起电;带电物体有吸附其他物体的功能。然而,没有注重去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科学推理过程去生成这些科学结论,也就是说结论是老师“塞”给他们的,而非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推理、探究等科学思维方式自己生成和建构。没有学生自主“生疑”、“析疑”和“探疑”的教学还是“灌输式教学”,不会因为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而成为“启发式教学”,只不过因为有了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而让学生接受得很自然和愉快,毫无违和感,然而在教育意义上却有遗憾。
      庖丁在解牛时,能“目中无牛”而“合于桑林之舞”,其依托的不是解牛刀有多么锋利,而是依托“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教育理念是“道”,教育技术是“术”,没有对“道”的透彻领悟和正确引领,“术”就会迷失方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教育技术就如同“屠龙刀”,没有教育理念这个“刀诀”,宝刀在手也是枉然。这说明,教师首先要追求的是“道”,即研究教育的目的和原理,其次才是“术”,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要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背后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引领。否则,就会在盲目追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教师就会被技术所绑架,教育就会失去教育的本真。


责任编辑:赖波

四川教育新闻网荣誉出品

行业合作:孙女士:028-85056429

手机:18780127311  邮箱:3283783520@qq.com
联系电话: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2号

Copyright © 2010 - 2015 四川教育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