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

新闻热线:4000-2300-35 QQ:516396333

刘代贵:借课程建设之力 扬职教改革之帆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代贵  热度:1250℃   发布时间:2016-05-23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贯穿于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合作企业等,由于授课空间的多元化,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中职学校自身建设的生存之道。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校长我带领我的团队从日常教学实践入手,从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等方面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工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课程建设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工作。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从2015年开始,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努力为实现此项宏大目标而努力,现就我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一些体会做如下交流。

一、开展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学校在迅速发展,教学质量在持续提升,但学校的挑战也非常严峻,目前主要有三大矛盾亟待破解:

    首先,经过对我校在校学生进行校内调研,调研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调研结果显示81.5%的同学相比较基础课更喜欢专业课;79.8%的同学认为实作类的专业课比较理论性的专业课更有用;另外还有35%的同学认为基础课枯燥缺乏学习动力;23%的同学只倾向于实作课程造成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理论认知严重失衡。这次调研反应出课程建设中几个问题:1.课程设置的定位没有完全结合专业性特点,基础课程设置没有进行专业学生个性化对接;2.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专业课程建设中,实作课程实施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而理论课程独立脱节,实用性欠佳;3.教学方式单一、重复,缺乏新鲜元素,致使老师和学生逐渐产生教与学的疲乏,学生逐步呈现厌学情绪。

    其次,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影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也是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之一。受到现代信息技术普及推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单一的教学道具不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更多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如图像、音频、视频的介入既丰富课堂也增强了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带来的信息整合的问题,如何将众多的资源合理的利用,将有效的信息迅速的传播给学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再次,教学效果与社会期望尚有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期望需求。我们到实习企业对实习毕业学生进行企业就业回访,通过对企业领导层,技术层,员工层三维调研,综合评价毕业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中的表现。通过调研反应出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生产与实际生产的差距,我们的毕业生缺乏生产经验,上岗后仍需要二次培训达到企业用工要求。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能够满足用工单位的技术要求,但在生产实际中还需要更多的行业规范与行为标准,才能胜任实际操作。

二、中职课程建设的七个关键点

1.规范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我校各项教学管理文件力求规范、完整,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等各个方面均作了系统要求,教学管理制度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要求,参与者与监督者均能依据规范操作,按照规章办事,使教学管理从“人为管理”变为“制度管理、人文关怀”。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课程建设的过程更具科学性,体现其时代特色,学校应根据各课程建设小组的需求组建工作小组,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飞跃发展。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学校都要竭力提供各种学习机会,这样才能让老师们在学习和建设过程中从经历中收获经验。

3.教学内容专业化

    提到职业学校,大多数老师总会与具体专业相联系,会自热而然的想到具体的专业课程。殊不知基础课教学也是专业课程建设的一部分,数学、语文、英语、德育教育等学科的的教学工作看似独立,但课程设置必不可少,应使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为专业学习服务,形成专业对接。例如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满足电子应用计算要求,英语课程应单独设置电子类专业英语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形成认知串联,学科与学科间形成交错的系统,使各个课程变成一个整体,而非独立的个体。

4.提升教学条件

    如果说教学内容是一棵树那么教学条件就是土壤,肥沃的土壤会促进树苗的生长,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提升教学条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空间十分丰富,有理论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等,学校从学生的桌椅、教室多媒体的配备、实训设备的更新、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调整等条件都分期、分批的落实,教学条件的保障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大大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还为现代教学手段的置入提供了铺垫。

5.置入现代教学手段与模式

    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校园资源,信息技术,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的推广,都是丰富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将课堂还给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研究、判断、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真正地脱离课堂“教”的位置,而是站在学生的身边,变身成为一个“学”的助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掘学生创新的原助力,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理实一体,真正践行“学校企业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员工合一、作业产品合一”办学思想,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学徒制”,将企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凸现出来。积极联系企业,将订单化培养机制推广深化,为企业培养优良的生源,同时引进企业技术人才作为技能指导教师,满足学生生产实践训练需求,并签订合作协议,完善合作细则,保证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受益。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与企业的合作,力争优质循环,逐步实现“产教融合、三级培训”、“前校后厂、产学结合”的多元人才培养理念。

6.监测教学效果

    课程建设检验于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因此其评价机制应立足课程建设的制定、筹备、实施、收效各个环节,真实性与有效性直接反应课程建设的成败。课程建设的每一阶段要及时仿真监测其效果,主要应从如下4个方面入手:

(1)课程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评价。课程建设方案要具备方案设计先进性、课程设计实用性、建设计划拓展性、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一致性、课程设计与专业特色兼容性。

(2)课程建设筹备与投入评价。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师资力量充足,硬件设施齐全,教师参与度,课程建设开展得到充足的保障。

(3)课程建设实施过程评价。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状况观察、学生对课程实施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4)课程建设实施效果评价。课程建设有无后续探究性,学生、企业、社会的满意度,以及教师对课程改革后教学效果改观的看法。

7.凸显课程本土化特色

    结合学校专业建设特色及学生发展个性需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满足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广泛的应用校本教材,使校本资源通过实践不断完善,物用其处。

    积极改变课程模式,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结合学科特点综合实践教学,在减轻学生理论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技能学习质量,根据专业个性化特色,结合专业学生特点,课程内容建设可大胆采用项目式教学,任务式引领,结合生产实际,融入行业行为规范,使课程内容不拘泥于形式,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加入企业元素,增强企业合作版块,课程建设围绕“产教融合”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学校实训工厂, 实现“前校后厂、产学结合”的培养理念,力争实现三级培训,即学校培训、企业培训、社会培训,将学生培养成为出校门就能进上岗位的合格毕业生。

三、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使之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有用、有效、先进”的思想,为课程建设注入活力。在具体建设中可采取项目负责人制,课程建设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计划、方案、阶段评估等工作。每学期期末进行阶段评估,向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并写出书面材料,学校对全校精品课程进行检查,并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总结交流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同时还应积极与教育出版社等联系,购置最新的精品课程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力争获取更高的教学满意度;积极申报各类、各级别的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为课程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完善精品课程网络站点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教育无止境,课程建设无边界,在漫漫职教路上等待我们的有各种不同的体验,作为职教人我们应坚持不懈的走建设和改革之路,这样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收获真正的成长。


责任编辑:肖艳

最火资讯

四川教育新闻网荣誉出品

行业合作:孙女士:028-85056429

手机:18780127311  邮箱:516396333@qq.com
联系电话: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2号

Copyright © 2010 - 2016 四川教育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