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荣誉:
2010年3月撰写的论文《从找反义词到应用题教学》在《成都教育》上发表,并获二等奖。2010年2月课件《包装的学问》获区三等奖。
教育故事:
用心灵赢得心灵
浮生若茶,历经多次沸水的煎熬,几番沉浮,方得一丝清香宜人。教育亦然,近十几年一直在涉农地区执教两个班的数学,徘徊在五六年级,历经多批学生的磨炼,几度毕业,逐步洞悉个中千滋百味。管窥生命的真谛,始知做个教师不容易,尽善尽美更不容易。
平凡而相似的日子总是瞬间即逝,回眸间又新接了五年级,最大的感慨莫过于对尽善尽美的课堂教学的追求,对学生独立自主的自由个性的尊重。满怀欣喜地种下希望,收获的不仅仅只有希望,总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这个人就是你——老师!”,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每想起这段话,除了遗憾总还有一丝丝内疚,别说为孩子们缝补好翅膀重新飞回浩瀚的天空,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似乎自己也很少有时间去仰望星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 为目标,“减负提质” ,钻研教材,建构知识体系,换个角度教学,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种想法,老师的每一句赞赏都能在学生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无限延伸。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慎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正如美国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与应用数学家、数学哲学家、应用物理学家莫里斯·克莱因所说的那样,“任何时候,谁想找一个推理的必然性和准确性的例子,一定会想到数学。”他还曾对数学做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给人快乐”。
数学依靠的是两样东西:逻辑与创造。而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则有两个目的:各种实用的目的以及数学的内在趣味。对于一些人,这不仅仅指职业数学家,数学的精髓在于它的美妙和它对于智力的挑战。“数学是最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因此非常具有挑战性,同时,数学的美丽使研究数学成为一种乐趣”。这就是菲尔兹奖得主、美国数学家符拉基米尔·福沃特斯对常人眼中枯燥的数学的认识。
然而这种“最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对智力的挑战”的数学却被拔高到每一个未成年人的身上,小学六年级的一些数学知识就相当于发达国家的高中一年级,既说明我们的孩子很聪明,也反映出他们读书的苦累,看着一个个瘦弱、苦闷的小“眼镜”,不知道这是不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几千年的私塾教育都给我们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璀璨文化与无数发明,而今我们最大的特长不过是模仿与盗版,知识性的竞赛全球出类拔萃,创造性的发明屈指可数。在这种怪圈下,难道我们就只能做世界性的垃圾工厂吗?确实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乃至一切。“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不可能人人成为数学家,一些数学知识过几年或许就遗忘了,一定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最需要什么,尊重学生独立自主的自由个性。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力求尊重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种想法。知识间总是相互联系的,千篇一律的唯一答案很可能磨灭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每一个错误都有内在的原因,每一个红叉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与否定,久之,他们就少了自己的思想,学会的是对老师的屈服与奉迎,何来好的创意?标准答案有些时候势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何必非得去追求那磨灭人个性的唯一标准答案呢?有道理的解释就应该是可取的,值得商榷的。
其次,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 为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且一直都坚持提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课堂中综合贯彻教学原则,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到精心准备,努力钻研教材,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运用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创新。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才是根本,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研,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解疑化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课件,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精心设计练习作业,有层次、有拓展、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多个角度思考,自觉检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系统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电教设备,用教学课件给课堂增添缤纷色彩,扩大容量,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专心研究教材、教辅,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容易接受,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2010年3月撰写的论文《从找反义词到应用题教学》在《成都教育》上发表,并获二等奖。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曾经作为五二班的班主任,我深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应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举止,不给家长添一丝麻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以人为本,真诚、友善对待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力争让他们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让学生乐意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多姿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日趋复杂,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崭新的变化,每一届的学生都有所不同,越来越聪明却越来越难教,他们除了对高深知识表现得越来越“淡定”,对其它不涉及学习的却越来越挑剔,甚至指手划脚,盲目攀比。在教学中,了解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基础好的学生,鼓励他们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要求,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学困生,降低教学要求,教学中有意地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注重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同时给予必要的有计划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唯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共同进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才能在岁月的历史长河里谱写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