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曾莉莉
学科:语文
职务:学校教科室组长
个人简介:
曾莉莉 女 1982年 本科 小学高级教师 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新都区课改新标兵 成都市骆志菊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2017参与区新教师培训
曾莉莉2017.03北京说课比赛
从教16年以来多次参与省、市、区级赛课、献课活动,获省、区一等奖,市优质课。独立承担并完成教师个人小专题,参与国家级、市级、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中,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奖项,并发表于国家级、区级刊物。指导学生参家国家级、省级作文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校园的小路上我们一起学习
走进家长名师面对面活动
希望在小学语文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这块土地上,如同一股潺潺泉水,汩汩地流淌着,没有喧哗,也没有休止,一直浇灌着,滋润着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浇灌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相信有一天会有“山花烂漫时”的喜悦!
科研心路历程:
辛苦,但快乐着!
——我的教育科研心路历程 曾莉莉
在教育这块土地上我已经耕耘了16个春秋,这16年来我体会到一名教师的辛劳,特别是做课题研究的艰辛,但在苦涩和迷茫中我却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未来,回首参加研究工作的日日夜夜,感觉辛苦,但更快乐!最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教育发展到今年,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开展科研是责无旁贷的使命,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我想借用宋词中的名句和大家分享我的科研心路历程: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迷惘
虽然我从教16年但是真正接触到科研是2010年,当时学校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子课题《课内阅读促课外 实践积累促运用》。我的恩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骆志菊找到我说:“我们现在承担的这个省级课题你就作为主研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当时我一听整个人都蒙了,在此之前我从未接触过科研,一提到科研我心里一直是这样的想法: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课题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我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没有办法做。作为教师自己的日常工作都非常忙,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哪有时间搞科研,太不现实了。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好课就行了,没有必要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的精力。所以我一直认为科研是离我很遥远的事,即便当时师傅告诉我要搞课题研究,我仍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对于全然不懂科研的我来说,感到压力很大,当时我很想退缩,可是面对工作认真负责,永远积极向上的师父我这个做徒弟的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上,具体该怎么操作,我的头脑中一片茫然……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深入
研究课题对于我而言既是一份压力,也是一份动力,我只能在迷惘中开始追寻,这是我做课题的第二个阶段。那一年在师傅的带领下我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教育科研。师父骆志菊是一个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的人,用她的一句话说就是“要么就做到最好,要么就不要做”她用行动带着我们扎实课题研究。课题离不开课堂。为此师傅还精心设计了课堂观察表,让我们能从不同的点去观察课堂,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交流与探讨,尤其是对发现的问题如实指出,对不足之处大家共同探讨找出改进措施。就这样一节又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路走来比较着、争论着,反思着,既有可操作的经验分享,又有实践性的教学体会。而我们——不管是听课的老师还是上课的老师也在这样过程中相互研究,共同成长。特别是我们的青年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而我们承担的区级课题《小学有效课堂管理的解决方案》、市级名师专项课题《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区级名师课题《“趣点”语文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也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得到推广。渐渐地我们惊喜地发现老师们也不再为一节课发愁了,孩子们课堂上的笑容多了,曾经的痛苦与茫然也在这笑中消散了。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对教科研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前面的路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理解。
课题研究从茫然到投入,从学习到探索,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知不觉提高自身理论修养的过程。在参加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听取了不少专家给予的面对面指导和其他学校的经验介绍,课题研究因此从困惑到领悟,从聆听到操作,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知从何下手,到自觉承担是我自觉的成长。走近科研我才真正觉得师傅说的话很有道理:教学中的困惑本身就是教学资源,课题研究就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我已然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教学中的困惑本身就是教学资源,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曾有很多的困惑,刚开始面对困惑,我选择了逃避和遗忘,结果困惑仍是困惑;但现在我遇到困惑时,自己就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变成了研究的过程,最后困惑不再是困惑。2014年当时我带六年级,每次考试之后,同事们都会感叹试卷评讲课难上,学生感到最枯燥无味。然而,试卷不能不做,做了不能不改,改了还得评讲,如何抓住这一环节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成了当务之急。针对试卷“怎么讲、讲什么的问题我带领着我们五、六年级的老师们聚在一起进行了我们试卷评讲的小专题研究。之后在高段执教的我又发现敢于交流的学生课堂上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是“观众”和“听众”,表现沉默,越是高段这样的现象越是明显。于是我在2015年申请了区教师小专题《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该课题已于2016年10月结题,2016年的9月我又开始接触一年级的孩子,这与我之前的高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老师对低年级写话指导感到非常困惑,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写话更是表现出畏难情绪,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他们对图文并茂的画报、绘本之类内容特别感兴趣,所以在2016我又申请了区教师个人小专题《以绘本阅读为载体提升小学低段语言表达、丰富写话素材的研究》,这一项课题现在正在与我的同事们进行中,今年的4月我和我的一个徒弟执教了我们的绘本研讨课。
我就是这样从最初心存疑虑、无从下手,到对教科研有了全面的认识。从不懂到慢慢领会,到潜心钻研,我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一路走来,我真切地体会到:科研永无止境! 钻进去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最为学校教科室组长的我也用我的行动影响着我周围的人,现在老师们的科研意识越来越强了,2015年2016年我校就有50多位老师主动申请了区级的教师小专题研究。
回望走过的路,我幸庆我走进了科研,几年来,在师傅的带领下我在教科研的道路上蹚过了几条河,绕过了几道弯。一路上虽然感受到跋涉的艰辛,但流淌在内心却是一种幸福感。
——这幸福源于科研引发了教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的智慧。
——这幸福源于科研结出了累累硕果。
——这幸福源于科研提升了教师职业的价值和人生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