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让“多校划片”再成热点,有人惊呼“你的学区房可能白买了”。
实际上,教育部对“多校划片”已有多次发声或下发文件。在成都,2014年与2015年小升初入学,都实行了“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政策。23日,成都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在幼升小即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中,成都尚未实行“多校划片”,2016年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也暂不实行“多校划片”。
去年已发相似通知
1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在“科学确定划片方式”部分,针对两种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两种方式,“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要积极通过单校划片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通知》明确,“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实际上,早在2015年3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就已明确提出“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当年11月,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
政策一旦落地,就意味着买了“学区房”的家庭未必能确定到底上哪所学校。对希望通过“择房”实现“择校”的家庭来说,他们的投入可能收不到所期望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