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

新闻热线:4000-2300-35 QQ:516396333

成都市未来学校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实验小学隆重举行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  热度:℃   发布时间:2016-05-12

     四川教育新闻网成都5月12日讯(赖波)  2016年5月11日,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青羊区教育局、成都市实验小学承办的“成都市‘未来学校’规划主题研讨活动暨成都市实验小学第三届‘未来课堂’研讨活动”在成都市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成都市教育局未来学校建设考核小组专家陈静萍博士,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江涌、成都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成都市教科院研究员、青羊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项目学校校长及项目负责人、成都市区(市)县校长老师及来自北京、深圳、广州、沈阳、宁波、毕节、汉源、茂县等地的校长、老师近300人参加了今天的活动。


未来课堂:探索学科再造,问道课堂变革

    未来课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未来课堂中技术的位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实小的教研团队在摸索中寻找着努力的方向。立足学科本位,尝试学科融合、探索跨界学习、寻求技术融合——在实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放下教材,重新认识学科,重新关联学科与孩子、与世界的联系。
 
未来课堂的“形式主义”: 电子书包里的数学智慧

    这堂数学课上,通过电子书包和网络开放,将学生置于一个掌控课堂的位置,孩子们决定资讯的寻找与筛选,学习方式的运用和评价。用陈静萍博士的话说: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和老师突破性地解决了平板设备在课堂上的功能的局限,平板成了孩子们联接世界的一个端口,而不再仅是接收教师任务的一个终端。
未来课堂的人文主义:妙解《草堂野老心》

    技术的介入课堂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在这堂群文阅读课上,通过技术,将孩子们对于杜甫的作品的解读进行了一个汇总和提升,相机而来的海量作品,现场观点各异的思维碰撞,孩子们对文学、对作者、对历史、对时代的感知从感性走向理性。
未来课堂的人性关怀:我们与数码世界的相爱相杀

    孩子们爱数码世界,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这个数码世界,如何把握好生活与虚拟世界的关系,如何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一堂BYOD形式的团队心理辅导课带给孩子和观课老师们深深的思考。
未来学校:数字与素质整合创新,传统与技术融合回归


    在三节研讨课进行的同时,成都市的“未来学校”规划主题研讨会在实小三楼会议室同步拉开。成都市实验小学等13所未来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在未来学校建设考核小组专家陈静萍博士的主持下开展规划汇报交流活动。


    首先由成都实小的李蓓校长以《未来学校• 小学大雅》为题给大家交流了成都市实验小学“未来学校”建设的规划与推进情况。李校长从“一所百年老校要建什么样的未来学校、怎样来建未来学校”这一思考引入,讲了自己以及团队对未来学校的深入探寻和认识,全面思考从文化传承、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管理方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与未来的接驳,认为的我们要建的“未来学校”是根植文化,革新观念,融入技术,变革形态,自主发展,打破学校围墙,多方融合的,为成长奠基、为未来准备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修的堂堂君子。接着,李校长从组织实施、基础环境搭建、软件开发与应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变革、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搭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实小的未来学校建设具体规划和推进措施,得到项目指导专家陈静萍博士的高度评价。
 
     泡桐树中学、泡桐树小学和成华小学也分别介绍了自己学校的未来学校建设规划,每个学校汇报完毕后,陈静萍博士均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最后,陈博士对今天的规划交流活动做了总结,肯定大家付出的努力,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共通性的问题,提醒各校,技术不是万能,未来学校建设绝不是技术的简单叠加,核心还是思想,软件的建设才是重点,要先有软件再选择适配的硬件支撑。课程改革,学科再造,层级再造,学科整合,项目式驱动……这些都是未来学校、未来课堂建设的重点,今年的突破点一定要放在课堂,一定要体现课堂行为方式的变革。陈博士的点评和指导中肯而实在,给所有“未来学校”建设学校的项目全面和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李雪娃

四川教育新闻网荣誉出品

行业合作:孙女士:028-85056429

手机:18780127311  邮箱:516396333@qq.com
联系电话: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2号

Copyright © 2010 - 2016 四川教育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