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养蚕是历史传承,城区应种植适量桑树为孩子们学习提供支持 这段时间,很多家长下班后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全城寻找桑树摘桑叶。因为,他们孩子的科学课中有养蚕的内容,家中正养了一堆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而全城找桑叶,并非成都特例,全国各地都有。 关于小学生养蚕,有家长认为,已跟不上时代发展,应该淘汰。也有专家认为,养蚕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生命教育、自然教育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必要保留。 孩子们要养蚕,那么谁该为蚕提供桑叶保障?四川省陶研会会长姜金栋和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都认为,社会应该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支持,建议在城区、社区和小区种植适量桑树。 寻桑难 月夜潜入北湖公园碰运气 一天放学后,天涯石小学的学生超超捧了十几只蚕宝宝回来。“婆婆,这是老师发给我的蚕宝宝,我要养蚕!”与蚕宝宝一同回家的,还有几片老师发的新鲜桑叶。 桑叶就那么多,很快就吃完了,外婆刘昌芬开始到处找桑叶。在校门对面的商店里,她找到了桑叶,不过,老桑叶看起来很老气。 “蚕宝宝需要吃嫩桑叶,等它们长大了才能吃老桑叶。”刘昌芬说,她在学校四周逛了几遍,一位同学的婆婆悄悄告诉她中道街某小区里有一株桑树。那是别人家的小区,她不敢贸然进去,只好恳求对方帮她摘一些鲜嫩的桑叶。 “找桑叶太难了。”刘昌芬说,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养蚕,都有桑树,但在成都,她很少看到桑叶。 一个周末,晚饭后去喂蚕,刘昌芬发现桑叶没有了。周围她知道的桑叶已经采光了,一家人在月黑风高的夜里开着摩托车从市中心到北湖公园碰运气。那一晚,他们运气不错,在湖边发现了两株大桑树,采了一大包桑叶。 不过,成都市民李露就没有这么好运了。李露的女儿读一年级,学校布置了一道养蚕宝宝的题目。女儿养蚕宝宝很用心,但哪里给它找吃的成了大难题。李露发了朋友圈求助:“家里的蚕宝宝快饿死了,哪里有桑叶呀?” 李露的朋友戴璐说,她们发动了家住成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的朋友到处寻找桑树,都无功而返。“最后,蚕宝宝饿死了。”戴璐说,小朋友哭得特别厉害。 跟不上时代应该淘汰? 8岁的豪豪上幼儿园时就养过蚕,但并非是响应幼儿园的号召,而是父亲慕建勋给他读“春蚕到死丝方尽”,他摇头表示听不懂。为了让娃娃懂得这句诗,慕建勋托人找来了一些蚕卵。 在父亲的引导下,豪豪亲眼见证了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再到破茧成蝶的全过程。“每个孩子都有必要养一次蚕。”慕建勋说,养蚕可以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更加富有爱心,对亲子关系也有改善。 为了让4岁的女儿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成都市民吴亚平从亲戚家带来5只蚕宝宝。慢慢地,蚕宝宝成为女儿的一大乐趣。吴亚平住的小区没有桑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网上一搜,居然发现了有淘宝商家在卖桑叶。于是,他一口气买了2斤,放在冰箱里。 记者以“桑叶”为关键词在淘宝上搜索,发现了大量的卖家,价格从几元钱到二三十元不等。 但吴亚平认为,养蚕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淘汰。
官方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