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务教育之前在传统教育之外,以“另类”教育模式呈现的童年经济正在有着相当规模的大中型商场里抢占地盘、安营扎寨。这个被实验的童年,因其教育理念和相对良好的环境被有一定实力的家庭追捧。越来越多的孩子的童年在这里度过。在这条不能立竿见影兑现输赢的童年起跑线上,孩子的快乐与家长的疲惫如影随形。而教育机构的资质及教学水准也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接受市场的淘洗,同时赢得家长和孩子的心除了耐心、爱心还需要内功。
“在商场里长大”本身就是商业消费环境下的一个产物,是都市人生活的一种模板,是现代都市生活在幼儿身上的投射,是父母对儿女教育问题焦虑的一种转化。但“长大”从不是一个可以被定义的概念,成长背后的快乐与痛苦是一种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人体验。不管成长在商场里,还是成长在田间地头,来自父母的一个爱抚,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段放松的沟通,或许远远胜于物质所带来的快乐。
不是日常消费可以负担得起的
商场为都市人制造欲望,也满足了欲望的消费,我们离不开商场。进入三层或四层,儿童服饰店、母婴用品、乐高玩具、手绘涂鸦,被一群熊孩子包围着。在经济社会里,这背后无疑是一套商业逻辑。但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商场进入了他成长的轨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婴孩还被妈妈抱在怀中,或系在腰凳上,或是安睡在婴儿车里,被推来推去。稍大些的孩子一旦疯跑起来,父母已经赶不上他们的步伐,却要随时担心宝贝们的安危。出生在2010年后的一代,成长在钢筋水泥的格子间里,成为在商场中长大的一代。
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几年,有数据显示,儿童业态从商场的版图中的5%,扩展到10%~25%。以蓝色港湾儿童城为例,占地两万平方米,约为整个蓝色港湾的1/6。其中,儿童服饰店34家,儿童玩具店10家,母婴用品店16家,早教机构21家,占商铺总量的绝对优势。
商场里服饰、玩具、优质早教、娱乐设施等消费产品扎堆儿,还有停车场、餐饮吸引着人流量。“商场尽可能把孩子的生命历程商业化了,一出生就商业化”,云国强,一位男孩的父亲总结,“商业环境导致了家长没得选。”
一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游进了80公分水深的小游泳池。清洁工吴阿姨把一大家子人拦在馆外,“六七人开车过来,都太宝贝孩子了。但只能一个人进去”。
小春是一家创意手工店的员工。她带着孩子一起做陶土玩偶,小玩偶200元,大玩偶300元。一位妈妈跟在女儿身后,不时递盒牛奶、送个纸巾。家距离商场远,他们偶尔开车过来,“价格太贵,不是日常消费可以负担的”。
商场里总有这样一幕场景:孩子坐在火车里,父母、爷爷奶奶跟着小火车走。吴师傅是这趟小火车的司机。中午11点,小火车站前排起了长队。周末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一天六七十趟。8分钟,30元,完成一趟环商场小火车之旅。
11点,刚满两岁的李明刚从早教班下课,现在被妈妈抱在怀里,等待着登上这辆小火车。他在旁边的早教机构上课,一天学费200元——外婆说到这儿撇了撇嘴。如果身边的家长带着孩子上四五个班,可自家孩子什么都不学,李明父母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但同时,他们也有疑问:“能学到什么呢,也就是唱歌跳舞瞎玩呗。”
“玩”,在这个两岁孩童的世界里,是有爬上爬下的楼梯,走路还摇摇晃晃的小伙伴,绘得出颜色的画笔,不成型的舞姿,走了调的歌声……每天200元,一个月三四千元的投入意味着什么,李明自然还不明白。
家长玩游戏刷微信打发时间
200元可以和妈妈在蛋糕工坊里,制作两个4寸的蛋糕。小孩子被戴上厨师帽、围裙,制模、涂抹奶油、点缀花朵,有模有样。一侧的妈妈们拿出相机拍照、录制小视频。
200元可以玩体感游戏3次,一次20分钟。店员吴晓从10点开店忙碌到晚上10点关门。5台设备前游客不断。每来一位客人,她都要站在电视机前,摆出举重的姿势,矫正精确度。
小孩子体力强于大人,在游戏里打怪、奔跑、滑雪,玩上20多分钟不是问题。但是很少有家长陪玩,他们坐在游戏区旁的沙发上,远远看着孩子蹦来蹦去,面无表情。
有位爸爸抱起孩子,配合着打怪游戏,孩子在空中被甩来甩去,细细的胳膊、腿踢腾着,发出“咯咯”的笑声。“我们很少有机会玩这么高科技的游戏,也是弥补我们童年的缺憾。”爸爸说。
更多的父母被一道围墙挡在外面。不到成年人小腿高的围墙内,孩子拿着乐高玩具、海洋球到处摸索,围墙外父母拿着手机,玩小游戏、刷微信,将孩子玩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内,等待着一连串的点赞。
一处大型儿童职业教育的游乐园外,爸爸翘起二郎腿,手机放在腿上。孩子玩上一圈,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长时间的等待令他感到疲惫,不时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一位妈妈在附近麦当劳买了一份套餐,坐在二楼的长凳上休息,看着楼下的女儿滑冰。教练演示一遍后,穿着黑色紧身服,膝盖套着护套的女孩子绕着中心场地反反复复、一圈圈练习。到了暑期,商场里滑冰场的生意越来越好。一般门票价格在60元左右,而要聘请教练,一次的价格则要300元以上。
商场拐角的玩具城吸引了不少小孩和父母。玩具性别属性分明,左侧是女孩子喜欢的洋娃娃、洋礼服、化妆镜,右侧多是男孩子会选择的军舰、飞机、大炮。
在这里,小孩子要装扮成电影《冰雪奇缘》里的公主,只需287元。一套连衣裙,199元;一个花冠,49元;一个手杖,39元。拥有一套豪华双环立交电动路轨车需要499.9元。
大学教师张海华在做母亲前,觉得这些项目不过是劳民伤财,做了母亲后才发觉“原来孩子的时间也是需要打发的”。不过,形式变了。
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长,童年是在田垄上跑,在山间跑,鞋子还没来得及脱就“嗖嗖”爬上树。他们自制“鱼竿”,不过是在树条上绑上一根线,串上一条小蚯蚓,便跑到河边钓鱼、钓龙虾。到了饭点儿,妈妈们站在门口喊着各家孩子的名字,“吃饭啦吃饭啦”,连续不断的几声后,熊孩子一溜烟跑回家。
这就是陈娟回忆中的童年。而她女儿的童年——“妈妈开车送去商场上早教课”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被妈妈们拖来上早教课
10时,商场的闸门“哗”地被拉开,欢迎它的第一批客人。但周末9点半,一家商场的门前早早排起了队伍。保安打开一扇小门让一群睡眼惺忪的小客人提前进入商场,他们是被妈妈们拖来上早教课的。
余安妮曾是上海一家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这家机构在上海嘉定区大概有8家,其中5家分店开设在商场内。余安妮带了5个班级的孩子,年龄从3岁到15岁不等。
工作一个月,余安妮就病倒了。没有时间休息,上课要很“high”,不停地讲话,不让年龄小的孩子分心。刚刚工作的她富有责任心,“刚刚取得孩子、家长的信任就请假不太好。”很快,重感冒、失声成了新老师上岗后的第一重考验。
余安妮手上有77名学生。有些孩子天赋好,对英语有兴趣,能长时间集中精力跟读,有些孩子5分钟也坚持不了,跑去看电视、玩手机,一旁的父母干着急。
“您现在有空吗?您对孩子数学创意思维有兴趣吗?”王蒙拿着气球小羊,向路过的父母发出第一声问候。但结局往往是被一个漠然的眼神、一个摆手拒绝。每天能拉上六七位家长到楼上的学堂里上试听课,已是不错的业绩。但她还是坚持念着上岗培训时一套话语,“将数学概念趣味化、游戏化,通过讲故事、玩游戏加强互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从3岁起,陈娟的女儿开始了一门美国少儿MBA课程,直到6岁。一开始,这个提议遭到了孩子父亲和奶奶的反对。当时,她已经在上“儿童运动班”。“孩子上这么多课,有什么必要?”这是忧虑之一。
除此以外,价格也是一大原因。身边的妈妈们讨论,十几万元的投入,都能培养一个博士了!在此之前,陈娟带着女儿试听过各种创意课程、英语早教课,每一个推广员都在强调他们独特的理念、洋文化血缘。
女儿上完试听课很满意。这是一堂天文课,老师耐心地讲解、有趣的课堂勤奋令女儿感到新奇。快结课时,孩子拿着图画自我陈述两分钟。从此每个周末,陈娟载着孩子去上课,每节课两个小时。
当时,陈娟最忙时管理着3个公司,家中的杂事也令她心情烦躁。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她把孩子交给早教机构。女儿生性外向、活泼开朗,小朋友和老师都喜欢她。但在家中,孩子未完成的一点小事会令陈娟急躁起来,大声训斥。上了小学后,陈娟渐渐发现孩子越来越安静,做事缺乏自信。
“早教不是机构能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后来,她辞去了繁重的工作,重新选择了现在的保险行业。她记得,主管最打动她的一句话是“做孩子的榜样,和孩子一同成长”。
对于5岁半男孩的妈妈臧晔来说,商场向来不是最优选择。她强调自己并不是商场消费的典型客户群。孩子3岁前,多是老人带着,去商场逛逛是个安全、妥当的选择。天气晴朗时,她更愿带着孩子去公园。
3岁后,商场的早教已经不能满足臧晔的需求。到体育馆学滑冰、到798学绘画、到望京学戏剧……孩子的时间被塞得满满当当,但他也乐得其中。臧晔希望孩子广泛涉猎,培养兴趣。兴趣班像一颗颗种子,未来能开出什么样的花,臧晔没有预设,更多的是给孩子的成长道路提供一些选择。(文中家长及孩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