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成都12月6日讯(黄小林) 12月5日上午第二节课,太平小学开展了亲近母语课堂《日有所诵》的教学研讨。
上午第二节课,《日有所诵》负责人钟露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毛巾》。一开课,钟露老师带领孩子们复习诵读《丢手帕歌》。“葫芦根,葫芦蔓,不知小葫芦种哪块?......”欢快的童谣,一下子吸引住了全体老师。复习之后,钟露老师饶有兴趣地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童诗《毛巾》。接着,钟老师范读文本,指导孩子各种形式的读:自读,抽生分小节读,赛读,分角色合作读。同时,钟老师也有侧重地重点指导孩子们读出“练习簿脏了”,心里难受的感情,读出发现“橡皮擦子”能当毛巾的惊喜,读出把“练习簿”擦干净的快乐开心的心情,读出“咦,毛巾真淘气躲到哪里去了?”的疑问语气。然后,钟老师还指导孩子拍手读、看板书复述、齐读。最后,钟老师还指导孩子仿说:()的脸脏了,()是毛巾,把他的脸洗干净。孩子们文思泉涌,从室内到室外、从人到事物:地板的脸脏了,扫帚是毛巾,把他的脸洗干净。牙齿的脸脏了,牙刷是毛巾,把他的脸洗干净。大树的脸脏了,雨水是毛巾,把他的脸洗干净......整堂课,童趣盎然!
课后研讨中,语文教师对整堂课的以读代讲,层层深入文本的做法大为赞赏!研讨中,老师们认识到低段的《日有所诵》,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将《日有所诵》上成一堂阅读写作课可以,将《日有所诵》上成群诗阅读增加孩子的阅读量也未尝不可。同时,我们也再次真切感受到低段的《日有所诵》要充分让孩子动起来:拍手读、做动作读,这样孩子不仅易于理解文本,而且对诵读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当然,语文老师们也有所困惑,应该怎样把握童谣和童诗不同的教学指导策略。实践出真知,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摸索中,太平小学的语文老师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