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新光小学开展区级课题结题活动暨杨丽名师工作室活动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陈红英 吴莉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1-03

近日,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区级课题《小学生习作感知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活动暨杨丽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学校阶梯教室隆重举行。bGU四川教育在线

新作文杂志社副总编辑、小学部主编、作文教学理论资深研究者、“全国小学作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秘书长聂文,高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四川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成都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丽老师以及成都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发展部教研员李宇青老师,成都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莫芮老师一起组成课题评审专家组,对新光小学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现场评审。bGU四川教育在线

集体照片.jpgbGU四川教育在线

合影bGU四川教育在线

新光小学课题组谢珊珊老师和李明镜老师向与会专家、老师们分别献上了《海底世界》、《察言观色写味道》两堂成果汇报课。谢珊珊老师平易近人,亲切随和的教学风格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她从教材中的课文入手,让学生观察后再用一个词概括,找寻与中心词相关的事物,用导图的方式为孩子后面的写作做铺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明镜老师的课堂让人享受其中,在教学设计上,从学生的活动出发,让学生兴趣浓厚,并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活动,让同学们在做中学。汇报课中师生的优异表现赢得了评审组专家的热烈掌声。bGU四川教育在线

谢珊珊老师执教课例《海底世界》.jpgbGU四川教育在线

谢珊珊老师执教课例《海底世界》bGU四川教育在线

李明镜老师执教课例《察言观色写味道》.jpgbGU四川教育在线

李明镜老师执教课例《察言观色写味道》bGU四川教育在线

课后,课题组的主研人员陈红英老师代表课题组成员作《小学生习作感知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报告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设计、研究的实施、研究成果、研究效果六个部分作了详细汇报。bGU四川教育在线

陈红英老师代表课题组作结题报告.jpgbGU四川教育在线

陈红英老师代表课题组作结题报告bGU四川教育在线

评审小组的专家杨丽老师和莫芮老师对两堂课以及新光小学课题实施开展以来的点点滴滴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杨老师肯定了课题组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希望课题组继续攻克难题,彰显语文学科的特色;莫老师则希望老师们能从三个视角出发,探寻出一条由感知形成表象到语言化之间需要的路径。经过评审组专家合议,成都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发展部教研员李宇青老师代表评审组宣布: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小学生习作感知训练的实践研究》课题历时三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准予结题。bGU四川教育在线

杨丽老师点评.jpgbGU四川教育在线

杨丽老师点评bGU四川教育在线

莫芮老师点评.jpgbGU四川教育在线

莫芮老师点评bGU四川教育在线

成都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发展部教研员李宇青老师代表评审组宣布:准予结题.jpgbGU四川教育在线

成都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发展部教研员李宇青老师代表评审组宣布准予结题bGU四川教育在线

课题组主研人员、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教科室陈燕主任代表课题组表态:“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小学生习作感知训练的体系、评价的维度、指标等,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最终形成校本化的评价量表。”(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bGU四川教育在线

责任编辑:田媛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