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并落实新课标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相关要求,结合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意义的构思,逐步探索更为严谨、更为高效的课堂实施策略,助力学生的思维培养。2023年4月19日上午,武侯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成都市锦里小学举办“中低段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科融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参与本次研讨的有武侯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武婷婷老师、龙江路分校的教导主任(科学老师)陈川老师和武侯区56所小学的英语老师代表们。
课例展示见成效
课例一:锦里小学英语教师赵静和3.1班的孩子们
课例二:锦里小学英语教师刘莉和3.4班的孩子们
名师点评谈目标
锦官新城的冯倩老师肯定了两节双语科学课的优势,那就是双目标分析细致、到位;实验要求明确、具体;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好、思维活。同时冯老师也提出了建议:实验结论的英文单词铺垫过多,可在学生实验后,影响学生表达时给学生进行语言支持。
川大附小的张莹莹老师点赞了两节双语科学课的大单元主题意义的目标制定,层层递进,有延续性,语言的支架搭建和实验探究精神的培养是亮点。张老师也提出了疑问:能否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拔河活动,体验push和pull所产生的力的感受?
主题发言话融合
锦里小学成慧老师带来了主题发言《推进学科融合,助力思维培养》。成老师从新课标关于学科融合的要求,结合课例:英语+科学、英语+文化进行了思维发展层面的详细分析,最后延伸英语+多学科融合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路径,给老师们打开了思路。
专家引领促思考
龙江路分校的陈川主任从科学学科的角度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引发老师们思考:1、通过运动的轨迹来定义运动的类型;2、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的方式;3、Science双语课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总结客观规律,促进学生对生活科学的认知。
武老师就这次研讨会新提出以下问题请老师们思考:1、如何运用语言知识策略,创造真实场景的活动,提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跨学科文化能力;2、通过理解、运用等语言学习活动,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3、语言学习活动中是否发展了思维,思维发展中是否提升了语言能力?
学科融合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新课程标准的践行者的老师们,要乘着新课标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东风,结合CLIL教学法,专研教材,立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科之间相互贯通,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赖波 通讯员 王小庆 成慧 欧静 陈玲 田志琼)
武侯区,56所小学英语教师,锦里小学,共研学科融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