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成都市双流区九江新城小学教师新学期的第一课是由成都市锦江区教科院、四川省贺慧名师工作室贺慧专家开讲,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价值与设计策略”为主题,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前沿、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讲座。贺慧专家通过分享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跨学科成就,巧妙引入主题,深入剖析了T型人才与M型人才的特点,并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倡导教师积极拥抱AI技术,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未来胜任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诺贝尔奖得主的启示:跨学科成就卓越
贺慧专家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例,生动阐释了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她提到,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打破了学科界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化学奖得主莱纳斯·鲍林将量子力学引入化学研究,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领域;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则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这些例子充分说明,跨学科思维是推动创新与进步的关键力量。
T型人才与M型人才: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
讲座中,贺慧专家详细分析了T型人才与M型人才的定义与特点。她指出,T型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广博的知识面(“—”),能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人才。而M型人才则是在T型人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拥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在这些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多峰”知识结构,具备更强的整合与创新能力。
她强调: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教师应努力成为M型人才,既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又积极拓展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升教学效率与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未来胜任力。
同时,贺慧专家进一步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性。她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还分享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策略。
林家锐校长高度赞誉了贺慧专家的精彩分享,称其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征途点亮了一盏明灯,贡献了无比珍贵的灵感源泉。林校长呼吁全体教师携手并进,主动拥抱AI科技的浪潮,巧妙地将AI作为“智慧外脑”,使之成为教学旅程中的得力伙伴。同时,林校长勉励大家勇攀高峰,致力于成为跨界融合的M型人才,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勇敢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路径,为学生们精心编织一场场精彩绝伦、别开生面的学习盛宴。他重申,学校矢志不渝地以培养具备未来胜任力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学校打造了八大创新空间,为推动教育教学革新提供有力的实践场。
贺慧专家的讲座在全体教师中引发了热烈反响。老师们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更为透彻的领悟,对如何塑造自我成为M型人才也有了明确的导航。大家满怀激情地承诺,将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环节,为学生搭建起一座座知识的桥梁,引领他们遨游于更加宽广的学习海洋,助力他们茁壮成长为适应未来挑战的复合型人才。(翁玉华 通讯员 樊芮希)
九江新城小学,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