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

新闻热线:4000-2300-35 QQ:516396333

成华特教学校校长 刘小龙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  热度:℃   发布时间:2016-04-14

  刘小龙 男 党员 本科 现任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书记,毕业于西华大学政史教育和四川大学法学,1998年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先后获优秀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论文获成都市第四届特殊教育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第四届特殊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中国教育学会17届整改委学术成果一等奖。

  参加教育部第五期全国特教校长高级研修班、教育部中西部校长国培计划研修班、成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长海外领导力提升培训班、清华大学——成华区教育系统管理高级研修班。热爱教育事业,深研特殊教育,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校本实际的“适应性教育”的八大课程体系,先后三次在全国特殊教育高峰论坛做交流发言(2014.9四川成都,2015.3校长国培计划.成都,2015.7吉林长春),向全国的特教同行推介了成华特殊教育的办学经验及特色。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增挂“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开创川内地方特校与高校合作办学新模式,彰显了办学特色和品牌,学校先后被评选为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校本建设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基地”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特教同行前来观摩学习,提升区域特殊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尊重规律、精细管理、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管理风格。

  师爱感言:教育不仅是一种“告诉”,也是一种唤醒,一种期待,一种渴望、一种震撼

  教育故事:

  用无声师爱托起折翅天使的梦想

  ———四川新闻网教育频道侧记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

  引子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才会有迷人芬芳,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歌声是翅膀,唱出了希望,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和你一样……”,在感动四川十佳幼教人物颁奖仪式上,一曲由成华特教学校智障孩子表演的手语舞《和你一样》感动得全场观众热泪盈眶。是啊!特殊孩子也和大家一样,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今天,记者就带领大家走进这所特殊教育学校。

  在一条幽静的小巷深处,座落着一所漂亮的现代化学校,它就是成华区投资1200万元刚刚改建完成的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热情开朗睿智的刘小龙校长给我们讲起了特教老师和特殊孩子们的故事.......

  失控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孩子都健康快乐、优秀卓越。然而现实世界,总有一少部分孩子被上帝遗忘,成为折翅的天使坠落人间,他们有的一出生就有缺陷,聋、哑、盲,精神失常、自残自虐、攻击他人.......,孩子的残缺将父母抛入万丈深渊,焦虑、茫然、无助、痛苦交织在一起。

  小捷是个帅气的小男孩,精神发育障碍伴有自闭倾向。爸爸极其严格,妈妈却是溺爱无度,在两个反差极大的教育方式下,小捷越来越多出现行为问题。在爸爸面前,心里却很紧张,表现顺从、配合;在妈妈面前,心情放松,任意胡为,稍不如意便打人、咬人、摔砸东西等,妈妈的手臂上经常是一个牙印套着一个牙印,青一块的紫一块……

  小强是个严重多动的智障学生,早期家庭教育缺失,学生行为非常突出,课堂上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先在普教试读时,经常在老师板书时瞬间跑出教室,上到校长亲自撵,下至保安跟着追,后转入特教学校。

  ..........

  孩子种种情绪行为,让家长头疼不已,看着孩子一天天长高长大,但却连吃饭、走路、与人相处等生活能力都不具备。“今后我的孩子怎么办,他们的出路了在哪里?”家长一遍又一遍地问老师。

  路在何方

  面对神情沮丧的家长,智力低下,能力孱弱的特殊孩子,学校在苦苦地思索和追问,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怎样培养孩子?在碰撞探讨中,老师们希望能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地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方面学校积极向社会宣传尊重关爱特殊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康复环境,让他们幸福快乐有尊严地成长;另一方面老师积极教育引导特殊孩子顽强自信、自立自强、持续发展,用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赢得他人的尊重。最终达成让特殊孩子“学会生活、健康阳光、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学会生活就是让每一个特殊孩子学会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意识、行为品质和技能本领;健康阳光就是让每一特殊孩子保护、锻炼、培育好残存肢体,铸就特殊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态和阳光的心理,正确地认识和面对人生;“学会生存”与“健康阳光”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学校力争让每一个特殊孩子步入社会后,都具有自立自强的生存能力与健康阳光的身心素质,适应社会、求得生存与不断发展,当然这是我们更高的教育理想和追求。目标很高,但教育人不应该只满足孩子当下和功能性需要,还要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再此基础上学校提炼出核心的教育理念:“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即生活适应、社会适应,概括为适应性教育),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针对残障孩子的特点,学校将生活中诸多要素引入课堂,成为特殊孩子学习的主要内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观念与生存能力;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让特殊孩子与常态社会接触与交流,学习、模仿、借鉴正常人群的思维、思想和行为来改善自身缺陷,让其熟悉社会生活的规则和秩序,最终是希望让孩子们能自信地走向主流社会,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适应性教育

  清晨的阳光斜斜照射到操场上,特教的老师习惯性地站立在校园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开始一天的工作。“学生一句问候,看似平凡,但对于智障孩子却是那么的不简单,”老师说,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刚到校时,总是低着头,眼睛看着地面,也不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们先是主动说:“凌凌,早上好”,慢慢的他习惯了,会说一个字:“好”,于是老师就鼓励他说:“老师好”,两年后的一天早上,当凌凌主动说:“老师好”的时候,老师们都高兴得留下了眼泪。毕业后教师节当天,凌淩和妈妈为每位老师送上了一朵鲜花,并说了一句:“老师,节日快乐”,老师们都非常感动,这些年的坚持和训练还是很值得!

  办学方向明确了,但真开展教学康复难度是何其大,特殊孩子残障程度重、类别复杂、差异性大,国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参,如何让每位特殊孩子得到合适的发展,是困扰老师的问题,老师们向专家请教,学习交流探讨,深入孩子的家庭、社区,了解孩子的生存环境,征求家长意见,开展教育评量,找准特殊孩子最近亟需发展领域,形成教学的起点和基线,班主任、科任教师、康复训练教师与家长一起讨论,制定出个别化教育计划,整合编制班级课程,围绕单元主题收集教材资源,自己动手制作适合于班级学生的教具,训练学生烧水、煮面、晾衣服、折被子……

  中午就餐时间到了,细心的老师们也会将此当作课堂,不会吃饭孩子,老师要鼓励她自己动手,偏食的孩子,老师要尽可能把饭菜调试在一起,保证营养均衡,有癫痫病的孩子,老师们还把饮食禁忌的菜谱和学生名单罗列出来张贴到墙上。吃完饭后,老师们还组织学生开展训练收拾餐具打扫卫生的劳动教育,老师先示范指导,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拖地,能力弱的老师就手把手地教,一段时候后,有的孩子已经明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吃完饭就在旁边等着,等所有孩子吃完饭,便将小弟弟小妹妹的碗端到分餐处,将剩饭倒在盆子里,将碗重叠,将勺子放在一起;午休时间,也是对孩子进行居家生活的好时机,老师耐心教孩子脱衣服、鞋袜、盖被子,对容易患病的孩子就让安排在中午值守教师的周围,出现情况方便及时处理,起床后,老师会让孩子叠被子,能力强的还会主动帮助小弟弟小妹妹。有的家长还说,我的孩子现在爱上了做家务,会主动做一些摘菜、洗碗、扫地、叠衣物等家务。

  看到孩子们的这些变化,不仅老师感到欣慰,家长也对孩子的变化感到高兴,有的家长甚至可以放心的让孩子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而这也正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啊!

  教育这些孩子也有让老师无奈的时候,这不,自闭孩子小星这几天情绪一直不好,不停哭闹,甚至不停抽打自己,推到桌子和同学,班主任郭老师也非常紧张,正当郭老师极力阻止他推同学时,小星狠狠地咬了她一口,顿时受伤的手背上落下了深深牙印,鲜血不停地往外冒,娇小瘦弱的她疼得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同事们赶快拿出止血药水和胶布帮助处理,校长心疼说:“小郭老师、让你受委屈了”,小郭老师含着眼泪微笑着说:“没事、都是特殊孩子,我不会计较的”,像小郭老师这样受伤的老师还真不在少数,女老师头发被大把大把扯掉,老教师突然被从背后挨计重拳,娇小教师被推到在地住进医院,男教师被天天吐口水..........

  “我们经常用桃李满天下形容老师的成就和价值,但特教的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可能孩子连老师姓甚名谁都不知道,这需要特教教师相当的隐忍和坚守!”刘校长如是说。

  融入社会是智障孩子最大的问题,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熟悉理解社会的规则秩序,学校整合城市社区的丰富资源,服务于特殊孩子的成长。时间回到2012年,学校争取到一家企业合作开展“特教模拟城市”公益教育项目,这个项目旨在促进特殊孩子生活化、社会化的教育,通过一个模拟的小小社会—--模拟城市,让特殊孩子在城市的社区生活环境中学会交通出行、厨房厨艺、看病就医、自救自护、超市购物等方面的知识,在活动中熟悉城市的环境、功能和秩序,逐渐掌握适应城市生活需要的基本常识和能力,拓展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空间,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扩大人际交往半径,助推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在一次“厨房——厨艺”模拟教育活动中,孩子们正在搓汤圆,有个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用手拍着一个志愿者说:“阿姨,你看我搓的汤圆”,此刻孩子的手上正是他搓好的一个圆圆的汤圆,而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喜悦。

  和所有人一样,特殊孩子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展示自己,渴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收获快乐、自信和进步。覃老师是毕业班育才班的班主任,为顺利帮助特殊孩子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转衔,在班级中开展了“岗位竞聘的情景体验”和“角色体验的社会实践”。“岗位竞聘的情景体验”课上,老师创设了竞聘会,学生竞聘 → 学生工作、教师考核 →计算工资、领取工资 → 外出消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去超市购物、农贸市场购物、快餐店就餐等)。记得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得到老师发的第一份工资,问准备买什么时,孩子出乎意料的回答:“给爸爸买啤酒”,孩子爸爸当场都激动得流泪了。在角色体验的社会实践课上,她积极邀请志愿者一道组织特殊孩子走进医院,体验就医流程;走进社区,学习过斑马线、坐公交、坐地铁;走进比如世界,体验消防员、小厨房、面点师、宾馆清洁员;开展毕业实习,让学生提前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覃老师说:“转衔教育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但只要师生家长和社会携手并进,一定能走出一片天地”。

  静待花开

  做梦都没想到会写字

  小航是个唐氏综合症孩子,先天心脏病使他4岁之前不能在床上睡觉(一睡就难受得哭闹),8岁多走进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老师耐心的教育康复,小航学会了许多技能和能力。进校一个月后,小航学会了描红写字,他的妈妈异常激动地拉着老师说:吴老师,我们航航到学校一个多月,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没想到他还居然学会了写字(描红)。不瞒你说,从航航出生到现在,我做梦都想航航什么时候会写字,真是太感激你们了!老师真的和我们家长不一样,你们的方法就是管用,谢谢老师,谢谢学校给我们孩子的教育!

     让折翅的天使在音乐的殿堂里飞翔

     音乐来源于生活,也会美化生活。特殊孩子最喜欢生活化的音乐课堂,教师精心选择贴近与智障学生生活相关元素和内容,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情绪情感,使他们在优美的旋律中释放自我、热爱生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历经特殊教育的艰辛与苦涩后,老师自己也迎来鲜花、掌声和喝彩。2013年李为苇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排舞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其他孩子都是成都数名校的学生,特殊孩子一点儿也不怯场惧怕,一出场时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都为他们这份勇气、坚毅、顽强鼓掌,孩子们挥动稚嫩的小手,舞动着不太灵巧的身姿,认真地表演着老师教给的每一个环节,在座的观众都深深地震惊了,没想到这群特殊的孩子也可以跳得这么棒、这么出彩、这么感人,最后评委给出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其实特殊孩子不是社会的累赘和负担,他们也能以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大家,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演绎着人生的精彩,奉献着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特教老师,他们不奢求每一次执着付出都有巨大的回报,也不奢求每一位智障孩子都能像“特殊指挥家”舟舟一样大放光彩,他们只希望每一朵残缺的花都能吐露芬芳,每一只折翅的小鸟都能展翅飞翔!

  回眸特殊教育的心路历程,在老师们的坚持和哺育下,特殊孩子在习惯养成、认知能力、生活技能等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孩子能独立上放学。2个孩子被评为成都市美德少年,2015年夏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特奥运动会获得轮滑项目1金1银1铜,学校也获得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教育部校本建设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学校”、教育部课题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基地”,川内首创地方特校与高校合作办学,加挂“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借力高校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发展特殊教育;2014年、2015年毕业19特殊孩子,5个重度孩子顺利回归家庭,基本做到自理,13个进入阳光家园庇护性就业,1人在酒店工作。这对普通人算不了什么,但对特殊孩子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意味他们能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基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过上有一定尊严和质量的生活,解放了家长,和谐了社会。

  “始于辛劳,归于平淡,爱与责任同行”,行走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成华特校的老师们用无声师爱精心地采摘着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花朵,悉心描绘智障孩子的适应生活、融入社会的自立自强梦。也许探索实践的路途遥远而坎坷,但只要默默地坚守和忘我地付出,用汗水和智慧,一定会为这群“折翅的天使”撑起了一片靓丽的晴空,托起这群“折翅的天使”的希望和梦想。


责任编辑:李雪娃

四川教育新闻网荣誉出品

行业合作:孙女士:028-85056429

手机:18780127311  邮箱:516396333@qq.com
联系电话: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2号

Copyright © 2010 - 2016 四川教育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