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心 以爱育爱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家校共育课程研究与探索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周英 【内容提要】 “家校同心,以爱育爱”研究主要针对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存在着不和谐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创设高效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创设序列化的家校共育课程,推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发挥各方特长,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各方在接受爱中同时付出爱,具有大爱情怀,自发形成一种充满爱的和谐教育场,最终实现“家校同心,以爱育爱”。让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拥有幸福童年,教师的教育热忱、专业素养、职业幸福指数得以不断提升,家长在参与中获得幸福体验。 【关键词】 家校共育 以爱育爱 和谐 大爱 幸福 【正文】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怀着“教育在我们之上”的教育信仰,以“和谐教育、自主发展、成人成才”为办学理念,确立了“了解-满足-超越-引领”的家校共育理念和“沟通-交流-合作-分享”的家校共育主题,“爱”是家校共育的原动力和灵魂,“以爱育爱”始终贯穿着家校共育课程的每一处细节,最终实现大爱、均衡、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我们发现,当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了问题,学校的单一教育和家庭的单一教育常常感到无力,常常造成家校双方对教育责任的推卸,进而互相指责。家庭教育存在许多不科学的现象,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压力的加大,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被不断抬高,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在其它方面却置若罔闻。 我们认识到,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元素有80℅取决于情商,只有20℅取决于智商。然而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普遍重视智力培养,而比较忽略孩子情商的培育。究其深层原因,这些问题背后其实是教育之“爱”的缺失,如何家校携手共创设序列化的家校共育课程,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在体验过程中让各方的身体、心智上得到一次次的洗礼,让沉睡的自尊、自信、自立、求真、向善、学美、责任心等不断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然后各方的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产生同频共振,最终形成“大爱”教育场,由“被爱者”走向“施爱者”,促进学生、教师、家长的全面发展。这是泡桐树小学一直思考和努力践行的方向。 一、家校同心——共创“系列互育”课程 目的是为了增进学校、家长、学生三方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形成融洽的教育场。此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时间相对固定,成为我校“家校同心,以爱育爱”的主要活动之一。 一年级:新年•进步•希望•感恩——新生入队仪式; 二年级:生命课堂有效教学——学科课堂开放;三年级:享受童年快乐学习——泡泡成长记录片及亲子运动会; 四年级:阅读经典润泽童年——阅读推广; 五年级:真情相约约定幸福——亲子沟通; 六年级:感悟毕业放飞梦想——毕业典礼。 1、孩子喜欢的活动 在策划每个年级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学校召集老师、家长、心理中心,共同分析了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设计符合年段特征的,孩子喜欢的主题活动。如三年级的亲子运动会,就是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好运动的特征而设计,因此孩子很感兴趣。 2、动人心弦的情感教育 互动式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题以感恩、进步、梦想、希望等健康情感为教育基调进行设计。例如“新年•进步•希望•感恩——新生入队仪式”、“感悟毕业放飞梦想——六年级毕业典礼”。 3、“化干戈为玉帛”的活动 和谐互动型教育场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典型而共性的矛盾。针对五年级孩子叛逆性格日趋突出等年龄特征,家长开放日的主题是“真情相约,约定幸福”,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深度参与,在学校搭建的沟通平台里进行亲子之间心灵的对话,达成良好的沟通方式,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4、家长的迫切需求 根据形式不同的调查反馈信息反映,绝大多数家长迫切需要教育方法的交流,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客观了解孩子在学校受教育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及时设置了适宜的家校共育课程。例如,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开放课堂,就是请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零距离观察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情况。三年级的“享受童年快乐学习”泡泡成长光盘,是孩子在学校生活原始场景制作成的40分钟的视频纪录片。 二、家校同心——共设“家长讲坛”课程 我校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发掘家长教育资源,拓宽孩子受教育的渠道,丰富孩子学习的内容,在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我校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家长讲坛”活动,几年来我校开展的校级和班级“家长讲坛”共计千余次,如《警察阿姨的交通安全课》《地震专家张爷爷讲防震技能》《医生奶奶细谈人体的奥秘》《律师叔叔说“法”》《李阿姨讲家居保洁》······ 2007年4月29日下午,泡桐树小学南区大教室和平时不太一样,有同学说特别像一个小小的航空基地,也有同学说更像是要举行一个航空模型展览,因为大教室里摆放了很多的飞机模型。原来这里举行的是“泡泡家长讲坛”。此次家长讲坛的主角是2年级4班的泡爸聂海涛叔叔,聂叔叔是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聂爸爸为全校爱好科技的孩子带来了题为“翱翔蓝天——从梦想到现实”的航空知识讲座。在讲座中,聂叔叔用丰富的资源向大家展现了航空事业的发展史,以小故事和航空图片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整个会场气氛热烈,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纷纷走进校园,担任“家长”老师,他们带来了孩子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生活技能、手工制作、科技知识、医学常识、人体奥秘、体育技能等,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 四、家校同心——共谋“周末亲子活动”课程 班级家委会和老师共同策划,利用自然环境、时事、家长的社会资源,在周末开展的,由家长、孩子、教师三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每班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班性亲子活动,6-10次小组亲子活动,几年来我校开展亲子活动160余次。统计表明,活动主题主要分为几大类:社会实践活动类,如:植树,卖报,社区义务劳动等;亲近大自然类,如:采茶活动,摘橘活动,西岭雪山滑雪活动等;参观访问类,如:参观建川博物馆,参观金沙遗址,参观大熊猫基地等;体育运动类,如:亲子运动会,登山等;社会公益活动类,如:手拉手走进灾区活动,走进乡村小学活动,走进敬老院等;家务劳动类,如:包饺子等。 2010年3月23日,空气里已开始弥漫着热气,但比这热气还要高涨的是2012届8班的太阳花泡泡们的热情。因为他们将同家长一道相聚在北湖鑫园——那一片在二年级家委会活动中由大家亲手栽种的几十棵楠木林旁,进行本期家校共育亲子运动会。大家走进楠木林,亲近大自然,泡泡们体会到和小树一起成长的快乐。亲子运动会中以精彩纷呈的游戏性体育项目宣传“阳光运动,生态生活”的生活理念,强身健体,既促进亲子交流,又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家校同心——共建“周五特色”课程 2009年9月,我校的“班班有特色”项目拉开了序幕,由班主任与班级家委会商议,针对本班特色和家长资源情况,确定本班的班级特色,并具体通过周五的班级特色课程来实施贯彻。 每周五下午为班级特色课程开展时间,各班家委会根据本班家长资源,由家长或家委会聘请的专家来给学生进行特色课程辅导。各种特色班级应运而生:武术班、围棋班、语言表达班、小主持人班、拉丁舞班、足球班、腰鼓班……各班的特色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些班还在各类大会中进行了展示,比如一年级六班的武术特色课程就在全校入队仪式上一展风采,得到大家好评。取得这样良好效果的背后其实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爱与付出,正如该班班级新闻中所写:“10月30日下午,我们一年级六班又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班级特色课。在马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迅速调整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开启神秘的武术之旅。这次我们增加了难度,还学会蹲马步。瞧,我们一点也不服输哦!我们亲爱的泡爸泡妈们也专程来给我们鼓劲,我们再累再苦也不怕!” 六、家校同心——共育“爱的和谐教育场” 以“爱”为出发点,通过创设高效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推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发挥各方特长,相互作用和影响,自发形成一种充满爱的和谐教育场。在这个教育场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和家长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各方由原先的“被爱者”变成了“施爱者”,具有了“大爱”情怀。 五年级四班的谭爸爸说到:“选择了泡小,首先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我的朋友圈。现在,每到周末,我主要都是和家长朋友在一起,或是带着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或是聊有关教育、学校等的话题。”也正是这位谭爸爸,曾经在工作最繁忙的时侯,专门请了一个月假,筹划出版了班上第一期班刊,为全班孩子的精神成长付出了努力。又正如2010年6月的四年级八班教室中出现的感人场景,该班家委会成员们正忙得不亦乐乎,为了把班级打造成“阅读天堂”,让全班孩子的一生有更亮丽的底色,她们正在筹建班级书吧,有的家长拉来了赞助,建起了素朴、大气的书柜,有的家长思考为书吧开适宜的书单,有的家长忙着贴书签……这样的事例多不胜数。 家校同心,以爱育爱,教师、学生、家长之间逐渐自发形成了一个潜藏着巨大能量的爱的和谐教育场,这个教育场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 1、学生们拥有“幸福童年” 在家庭,学生和家长一起锻炼;在学校,学生和老师一起运动。据《学生自主管理手册》自检记载,我校近80%的学生在家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自觉在家锻炼至少10分钟,跳绳5分钟,仰卧起坐1分钟,蹲起跳20个。据调查,每天有近60%的学生选择每天散步、玩滑板、骑车等自主运动项目进行锻炼。我校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拥有三层楼的“泡桐树小学心理健康中心”。心理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关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搭建家校的“心灵”平台。 学校和家长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共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类技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在课题研究的六年来,我校学生团队在省、市、区级别的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文艺竞赛类累计获奖56项;科技类竞赛中累计获奖614次;体育竞赛奖达88项;学科类竞赛中累计获奖86项……学生个人获奖更是举不胜举。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强。学生通过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主管理手册》,记录当天的学习、体锻、行为等情况,自我督促,自己反思,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主动意识高。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来,主人翁意识很强。如:我校学生电视台“童眼看校园”节目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不买零食、及早回家”“校园安全”等倡议。 2、教师们的“幸福职业生涯” 随着“家校同心,以爱育爱”探索的推进,家长的投诉率逐年递减;家长对教师的“非常满意度”却从以前的4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80—90%,不满意度下降为零;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投入的精力以及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职业倦怠感逐渐减弱,用心教书育人。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在课题探索期间,所撰写的论文在省、市、区级以上获奖累计达248篇,我校教师获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有32人,占我校教师总人数的21.3%。 在各种家校互动活动中,老师深切地感受着来自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信任和关心,对老师来说,无疑是对自己极大的肯定和鼓励,使老师更加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无怨无悔。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集体的智慧和关爱,让我感受到了‘幸福的教育人生’。”老师们从内在的积淀到外在的形象,从专业技术水平到教师的道德素养,都发生着质的变化。 3、家长们的幸福“生活体验” 家长的教育素养不断得到提高,更新了家庭教育观念,规范了教育行为,逐步学会怎样真爱孩子,亲子间关系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幸福。正如一年级陈××妈妈随笔《反思教育方法,多做幸福家长》中写道:“参加了几次家校共育互动活动,我深深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1)培养孩子分清主次,抓住问题关键,善于追根寻源,经常问一问“为什么”;(2)我们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了解孩子的心理。” 怀着“教育在我们之上”的教育信仰,坚信着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和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泡桐树小学长期进行“家校同心,以爱育爱”的探索与实践,努力追求着“办学生更喜欢、家长更满意、教师更幸福、社会更向往”的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场概念的回顾与思考》曾茂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08 2、《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岳瑛天津教科院学报2002-3 3、《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马忠虎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 4、《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刘翠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 5、《中美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比较研究》陈峥华中师范大学2004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英国家校合作探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 8、《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李飞张桂春2006-06-26 9、《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10、《家校合作导论》黄河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 11、《爱的艺术》弗洛姆[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