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双减”工作精神,全面提升温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水平,温江区于2020年6月在全市率先成立温江区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中心,以统筹管理、系统治理为主线,通过构建“3335”系统治理模式(即3个机制、3个制度、3个平台、5大行动),加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有力促进教育培训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一、凝聚管理合力,创新“三项机制”推动联合化治理
一是健全统筹管理机制。依托区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理清区级部门职责边界,召开专题会议17次、风险处置联席会议8次,发布预警提示8期,形成政法、社治、网信、教育、公安、民政、人社、文体旅、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齐抓共管,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能。二是健全巡查管理机制。整合社区网格力量,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监管机制,建立了培训机构基层治理工作者队伍,出动检查人员740余人次,开展各级各类检查590家次;优化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包片、科室包校”管理检查机制,切实履行业务指导及管理职责。三是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区级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增强执法补位和违规违法办学行为的惩戒力度,查处违规机构137家,实现巡查、管理、跟踪、执法环环相扣、闭环管理,切实加强培训机构常态化监管。
二、规范管理要求,健全“三项制度”推动标准化治理
一是制定诚信办学档案制度。草拟了《成都市温江区校外培训机构诚信办法积分管理办法》,建立培训机构诚信办学档案,设立“黑、红、黄、绿”办学警示线(即绿线——正常办学、黄线——一般违规、红线——重大违规、黑线——吊销取缔),定期公布积分情况,晾晒培训机构办学情况。二是制定第三方存管制度。督促学科类培训机构完善四川省校外培训机监管平台信息录入,进一步加强校外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最大限度杜绝校外培训机构“卷款跑路、退费难、超期收费”等突出问题。三是制定办学情况公示制度。根据培训机构年度检查和申办设立情况,通过温江公众信息网、“成都温江教育”公众微信、温江发布、告家长书等媒介,及时公布培训机构年度检查情况和黑白名单,保障群众知情权。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负担。
三、提高管理效率,搭建“三个平台”推动信息化治理
一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了温江区民办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将年报年检、诚信办学档案、常规事务管理、办学即时数据的统计、分析、反馈等全面纳入平台管理,及时跟踪培训机构办学情况,提高民办教育智慧管理服务能力。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开通企业微信、钉钉工作群、QQ群等,实现通知、文件等相关要求及精神及时传达至培训机构,破除以往部门与培训机构信息沟通不及时问题,确保培训机构按照部门要求规范办学,保障政令信息沟通顺畅。三是搭建行业自律平台。依托区民办教育协会,建立培训机构专业委员会,开展校长论坛、业务交流等活动8次,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营造积极向上、规范有序的办学氛围。
四、提升管理精度,实施“五大行动”推动项目化治理
一是开展培训机构公示信息标准化建设。为全区校外培训机构统一制作了规范办学标准化公示栏,将办学资质、收费标准、退费流程、教师资质、课程开设情况、办学承诺等情况纳入公示栏,并在场地显著位置统一向社会公示,确保家长或学生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充分了解培训机构办学情况。二是开展无证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巩固无证培训机构整治成果,将无证培训机构整治范围延伸至非公共区域,及时指导达到办学条件的非学科类无证办学机构完善办学手续,稳步关停取缔达不到办学条件的无证办学机构。三是开展培训合同备案及专项检查。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全面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校外培训机构签约履约,诚信办学。四是开展培训机构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区消防大队,在寒暑假、节假日等培训高峰期,开展各级各类安全检查20余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平安健康。五是开展综合性年度检查。整合职能职责,制定培训机构综合性年度检查方案,对培训机构党建工作、办学条件、招生宣传、教育收费、财务管理、安全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审查,督促培训机构及时整改办学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增强年度检查效度。(罗志刚)
温江区,3335系统治理模式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