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个月,一堂专业课都没上,200多名学生就被学校拉到厦门参加“社会实践”;学的幼师专业,“社会实践”竟是在流水线上给手机贴膜。11月25日,在双流县就读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交通和机械技师学院的几名学生向本报民情热线(028)86968696反映,学校组织一年级新生到厦门某公司“社会实践”,并与学分、毕业证挂钩,从事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这样的社会实践合适吗?”昨日,本报民情热线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吴晓彤 本报记者 阮长安 【难熬的实践】 学生到工厂贴膜每天工作12小时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交通和机械技师学院教学点今年入学新生小文告诉记者,9月1日入学后,学校为他们开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帮助他们备考成人高考,可考试结束,学校就将他们这批新生送到福建厦门宸鸿科技有限公司参加“社会实践”——为生产线上的手机贴膜。 小文觉得,同学们“连一节专业课都没上,就被拉去社会实践,这不合适。”更让他们意外的是,一些同学入学时填报的专业是学前教育(即幼师),也一并要求去这家工厂给手机贴膜。 小文的另一名同学小江说,“老师强调,这个社会实践必须参加,有6个学分,不去就拿不到这6分,会影响拿毕业证。” 11月1日,小文等200多名学生正式进厂“社会实践”。上工前,学生们被要求与公司、学校签订了三方协议。 没干两天,小文发现不对劲:当初说好的8小时工作制变成了“两班倒”,工作时间长达每日12小时,经常是夜班,有的岗位还一周无休。他们觉得日子太难熬,找带队老师反映情况,老师劝他们说“不要离职,签了合同自行离职要扣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