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成都二十中2024教育研讨会 让成长看得见

来源: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  作者:陈海燕  浏览量:3283   发布时间:2024-12-29

又是一年辞旧时,齐聚一堂话佳绩。12月27日,成都二十中教育研讨会在学校礼乐楼召开,本次年会以“培育生长力课堂  发展高质量教育”为主题,这是一场教育的盛宴,是智慧的碰撞,是心灵的交流,更是我们共同追求卓越教育的坚定行动。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研讨会由青年教师何佳慧主持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一场别开生面的四雅课程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茶艺展示拉开了大会序幕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成都二十中四雅课外聘教师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中国茶文化国际推广大师王霏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带领初一年级学生带来了茶艺课程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水与叶交融,茶香在空气中翻涌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将千年茶意文化芬芳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融入五行五感课堂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静谧的茶室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心灵在茶的温润中得到了宁静与洗涤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4.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利军致开幕词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及家长的新期盼,刘校长认为我们应该坚持"质量立校、创新强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升自身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素养和能力,做实、做精、做优教育教学,开辟育人新赛道,提升发展新增量,方能践行大同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刘校长针对高品质教育提出七点建议:一是在课堂里一定要坚持培育向上生长的中国文化软实力;二是课堂教学一定要与2035目标对接起来;三是要夯实校本教研,让课堂健美起来;四是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灵动起来;五是与人工智能为伴,让课堂高效起来;六是打破学科壁垒,让跨学科学习常态起来;七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向过度学习说不。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5.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易立铁致辞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易院长首先代表区教科院向学校教育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学校深耕课堂,特色发展,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方式变革,深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生长课堂建设的实践路径。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他指出:“应该相信,技术有边界,到仁爱为止,灵魂即工具的边界”。他希望老师们、同学们在这所美丽的学校都能实现自己的生长,祝愿二十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6.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数智赋能,与时俱进。国培专家库成员、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技术学科专家组成员周雄俊教授以“数智时代的教育学变革”为主题,从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数智技术带来的机遇三个方面介绍当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周教授以智能体的制作与使用、AI赋能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为例,具体呈现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周教授指出,在数智时代师生角色需要转变,教师需要学会使用AI工具并引导学生与AI合作,学生需要具备与AI合作的能力。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实际教学中,周教授提醒老师们避免将思维培养降级为技能形成,避免将问题解决和创新创造思维培养降级为作品形成,避免将学生解决问题降级为教师解决问题,避免追求外在形式而缺少素养导向。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教育研讨会的热烈讨论间隙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大同典雅课程作品成果展示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悦享食光”课程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小蛋糕、蛋挞、面包……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为味蕾带来一抹自然的甘甜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豆花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滑嫩细腻,搭配特制酱料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既解腻又提神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老师们纷纷起身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或三两成群,或独自品味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愉悦的笑容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这份轻松与惬意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不仅为紧张的研讨氛围增添了几分温馨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也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加深了彼此间的交流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更是大同课程的生动体现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9.1.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新苗拔节,勇毅探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院副院长孙一老师围绕研究院工作向大家作汇报。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简单介绍研究院的成立、标志、使命后,孙老师指出研究院以瞄准大同师生发展需求为起点,以搭建成长支持体系为保障,以营造互助学习场域为手段,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如开设竞赛强基课、为学生分配导师、开发贯通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和大单元教学、进行生涯体系构建并组织生涯讲座等。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正值辞旧迎新之际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中午休息时段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利军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副校长杨关键、青年教师张兰予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带领书法班同学在C栋大厅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写春联、送福字,挥毫泼墨之间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具有艺术美和人文美的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中国书法字体跃然纸上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现场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学校四雅课程丰富多彩的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物化成果也在进行展示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精美的版画,可爱的动漫、灵动的剪纸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立体的生物细胞模型、精致的木工模型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吸引着来往师生驻足停留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教学分论坛上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学校青年教师赛课中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获得特等奖的理科课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和文科课依次进行公开课展示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2.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高中部生物教师刘家瑜呈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一课,她以蔬菜需求增多而土地资源短缺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座高产的植物工厂,并重点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3.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课堂结束后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我校生物教研组组长毛伟明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和金牛区教科院生物学科教研员吴晓琳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分别进行了评课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4.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吴晓琳老师认为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生长力课堂”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助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5.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初中部历史教师李亚兰带来《三国鼎立》一课。李老师化身刘备,带领学生们一同穿越到三国时代,体验刘备的艰难创业之路。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6.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课堂结束后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我校优秀教师代表陈柯剑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和金牛区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黄爱民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分别进行了评课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7.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黄爱民老师认为本节课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激发了大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家校共育”是一个学校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德育分论坛围绕为如何守护学生心灵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强化家校联动提供了更多的实操思考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8.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德育分论坛由青年教师夏青主持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19.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德育论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玥霏以家庭访谈基本流程和技术为主题,从最新数据、心理相关政策,到教师心理工作的重要性、难点与边界,再到家校关系的本质,阐释了家庭访谈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访谈三要素和三步骤,向现场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展示了具体可行的访谈路径。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后勤分论坛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回顾了这一年的工作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后勤团队紧扣学校教育教学脉络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以安全为底线、服务作载体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育人当根本,于细微处彰显不凡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20.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后勤分论坛由总务处副主任刘印主持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21.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后勤论坛,成都市红十字会救护师邓兰老师和刘人豪老师为大家带来《关爱生命,“救”在身边》的应急救护培训。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普及气道异物梗阻处置的常识后,培训老师安排参会者动手操练,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处置方式。随后,培训老师传授有关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步骤,同样在实战演练中让急救知识要点稳稳扎根。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22.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热烈的分论坛讨论之后,又一场专家讲座如约而至。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张泽勇老师带来专题讲座——《新教学:以学为中心》。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张老师指出,高质量的教育特别注重规划时间,优化管理和优化课程,“课”是体现学校价值最重要的载体,课堂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以学为中心,促进学习发生。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因此打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关键。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张泽勇老师的讲座为在场教师们启发了新的方向,相信在其启迪下,教师们能将“以学为中心”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推动课堂变革,助力教育迈向新高度。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23.jpg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党委书记徐光杰致闭幕辞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大会最后,党委书记徐光杰致闭幕辞。徐书记梳理了2021年—2023年我校教育年会主题变化,他指出,这些年来学校都在坚持“情智并育、慧行天下”办学理念,贯彻“立德树人”新课改理念,践行五育并举方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绩。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今天下午两位青年教师的献课,是我们探索生长力课堂的一个尝试,青年教师们用生动的语言,趣味的演示和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打造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大同课堂盛宴。”在来年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陈海燕)h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责任编辑:王坤浩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