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万物竞发、玉兰吐蕊的时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校园里,一场关于青春与非遗的浪漫共舞正在上演。初2023级的14个班级化身非遗守护者,以“育才舞韵·薪火非遗”为主题,将传统与未来、非遗与科技完美融合,用青春的舞步书写文化自信,让千年文明在AI科技的星河中绽放时代光彩。
剪纸与青春的邂逅——12班《剪纸奇遇》
太极与舞步的交融——1班《舞·华夏魂》
书法与舞韵的交响——7班《墨香舞韵》
川剧与科技的碰撞——6班《赛博蜀韵》
蜀扇与舞姿的翩跹——9班《蜀扇逸韵》
油纸伞与坚韧的联结——5班《匠心·伞魂》
茶香与禅武的韵味——3班《禅武茶韵》
皮影与光影的对话——8班《皮影承光志》
纸鸢与春风的契约——13班《筝舞千鸢》
蜀绣与丝线的流光——2班《绣影流光》
端午与龙舟的风华——10班《端午情长 竞渡风华》
珠算与科技的碰撞——4班《千珠络·时空结》
火把节与彝族的狂欢——11班《火把节的狂欢》
川江号子与青春的宣言——14班《山海的对面是什么》
比赛结束,四川省文化馆舞台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群文学会舞蹈委员会副主任罗涛和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王玉兰先后上台点评总结,两位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成功地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展现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精神。王玉兰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以这种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愿每位育才人都能做非遗星火的守护者,当科技赋能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赛道上跑出最美的青春轨迹。(江蕾 通讯员 张雅淇)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薪火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