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万物竞发,为加强教师发展基地联盟学校的学科教学队伍专业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个人专业化成长,3月24日,以“AI赋能教学”为主题的成都高新区教师发展基地第十期研讨交流活动在成都市中和中学润和分校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成都高新区第四届教师教育发展基地首席主持人、中和中学润和分校副校长何丽霞及共同体学校联席主持人,各共同体学校学科教师代表,中和中学教育集团学科行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等参加。
各校分享明思路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的叶小环老师通过具体的AI案例进行阐述,分门别类、详细地介绍了AI如何为学困生提供智能支点,帮助其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
省教科院附中的陈佳莉老师从三个方面娓娓道来,分享了她关于智能备课:从“耗时”到“高效”、个性化学习:从“统一进度”到“千人千面”、教学管理:从“人工”到“智能”的思考。
行知小学的李欣老师分享了她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AI的应用,她们巧妙地结合生活与学生学习特点,设计图形拼接游戏、数学闯关挑战等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让数学课堂更有温度。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的张华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他借助AI梳理学困生的外显特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估数,再次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估数策略。
成都市中和中学润和分校的赵立娟老师分享了她在初中数学领域利用AI展开的初步探索。她借助AI强大的功能,进行了跨学科融合设计、情境化教学设计、教学实验可视化、作业设计等操作,直观地向大家展示了AI如何为教学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老师们听后也积极分享交流,提出自己的思考、启发。台上台下深度对话、共同研讨,更上一层楼。
专家指导促提升
成都高新区第四届教师教育发展基地首席主持人、中和中学润和分校副校长何丽霞围绕本次活动作微讲座,她点评了老师们的发言,肯定了大家的贡献。
何副校长希望老师们能将AI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不要忘了教师才是课堂的灵魂,对AI不能盲从。
何副校长还强调AI的出现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老师们应当敏锐地把握这一机遇,积极顺应时代潮流,让其助力自身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然而,老师们在拥抱AI的同时,也需时刻秉持对伦理道德的敬畏之心,严格遵守相关准则,切实保护好学生以及各类相关主体的隐私信息,确保在合理、合规且尊重他人权益的轨道上运用这一先进技术。
最后,何副校长为本次活动参与分享和研讨的老师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期待每一颗种子都能茁壮成长。今天的活动中,不仅聆听到了教育的前沿思维,还感受到了AI赋予教育的无限可能。技术或许冰冷,但当教育数据与人文关怀相遇,就能点燃每个孩子的求知火花,这正是AI赋能教育最温暖的价值——让教育回归人的成长。学校将带着这份思考与探索,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不辍,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在阳光下舒展枝叶、向上生长,终成一片生机盎然的森林!(黄小林 通讯员 马子云 闫亚婷)
AI链接未来,中和中学润和分校,学生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