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病是常见病,目前普遍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但高龄患者的胆囊结石微创手术实施很受限制,禁忌在于不良的心肺功能。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仁爱有技,济世有方,在MDT、ERAS、PSH等先进理念的指引下,用团队的力量,为91岁高龄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诠释了医者的誓言。
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院区开诊伊始,就收治了慕名前来的91岁高龄患者,他自诉2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偶尔伴有肩背部的疼痛,休息后症状尚可缓解,但频繁发作,苦不堪言。多次去其他医院检查,虽然明确了胆囊结石的诊断,但考虑到年龄因素,均被医生婉拒手术,给予保守治疗。夜深人静时的绞痛,严重影响了生活,日日素食不见荤,让患者更厌烦。
入院前,他再次出现剧烈疼痛,经人推荐来到刚刚开业的龙潭院区肝胆胰外科,被确诊为胆囊结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需要紧急手术,切除已经感染、化脓的胆囊。
全面考虑 精准施术
入院后,科室副主任孙科博士率领肝胆胰外科手术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术前检查及充分的术前评估,考虑到患者超高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胸腔积液等并存病,对其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如何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选择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微创手段解除顽疾。
多科协同 安全至上
为了让这位患者顺利度过难关,医院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手术护理、重症监护室(ICU)等多科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特点,对围手术术期的难点进行充分论证,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应急预案,尤其对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措施进行了谋划。
2021年4月12日,以张胜龙博士、索运生主任医师为首的手术团队和麻醉手术部团队,默契配合,精准施术,手术过程非常平稳、顺利,全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家属和患者连连称赞:“二院新院区,新设备、高技术,棒、棒、棒!”
精心护理 尽职尽责
术后该科护理团队积极运用快速康复措施,协助早期下床活动,重视术后导管的管理、肺功能锻炼及营养支持等。通过医护共同努力,患者平安渡过围术期,逐步康复。截止记者发稿时,患者已经能下床活动、能自己喝水喝汤,见到每一位探视的亲人,都盛赞医护人员的技术好、态度好、待人实诚。
据该科副主任孙科博士介绍,高龄患者手术往往存在三大难关:一是体质衰退,心肺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差;二是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手术麻醉风险大大增加;三是术后恢复慢,易发生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已经收治很多类似高龄患者,有着整套的应对策略,比如多学科联合作战(MDT)、术后快速康复措施(ERAS)、围手术外科家理念(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PSH)等,大大改善了高龄、超高龄患者的预后和功能康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自1979年成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多种特色技术。尤其自1991年率先在川内开展肝胆胰“微创”手术之后,目前已累计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近10万例,手术量居全国前茅。相信在龙潭新院区展开后,肝胆胰外科团队的微创手术技术会更成熟,为越来越多老龄患者提供更周到、更妥帖的诊疗。(李林)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