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独立设置了医联体建设办公室,制定了《城市医联体章程》等制度汇编,以党建为引领,在管理组织上实现了组织统一、人员统一、技术统一、财务统一、信息统一“五个一体”的一体化管理,确保了医联体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在合作对象上坚持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为辅,在合作模式上采取了紧密托管、区域松散合作、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网格化医联体。截至目前,已与24家区、县医院、企事业单位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养机构建立了医联体,与10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二级医院、医养结合等机构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与7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专科联盟建设,与19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协作,有力推动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
(一)全面托管青白江区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
医院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为先、共建共享,于2013年8月紧密托管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以强化管理、健全制度、提升服务、控制成本等措施为抓手,构建了纵贯市、区、乡、村四级架构医疗联合体的模式,强化了医联体建设的广度、深度和紧密度。托管以来,每年派驻博士、管理骨干、高级专家近30名进行业务指导、管理帮扶,帮助其制定完善制度流程近1200项,成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44项,临床科室数量从14个增至24个,增长71%,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分别较托管前增长137.8%、72.4%、58.7% 。2021年成功晋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青白江医联体工作被中央电视台、《健康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深入报道。
(二)与新都二院、顾连康复医院等组建松散型医联体
松散合作型医联体通过专家下派、人才培养、双向转诊、多学科联合建设、医疗服务同质化等方式,帮助成员单位“提能力,补短板”。一方面,在与公立医院的合作中,与新都二院构建 MDT 协作平台,手术台次较合作前增长 26.2%;派驻业务骨干担任成华区三医院的副院长,医院门诊人次年增长率达到10%左右,住院人次年增长率达到7%以上。另一方面,在与民营医院的合作中,医院与成都顾连康复医院“共建病区”成效显著,助其顺利取得了工伤康复定点医院资质;向锦江区美康集团和锦欣集团派驻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担任中心主任,逐步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民营医院、社区服务中心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
(三)打造皮肤科、骨科、康复医学科等专科联盟
医院发挥特色专科优势,于2019年3月牵头成立皮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27家,覆盖成都市17个区、县(市)及德阳、眉山、资阳市部分地区,业务培训近3000人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研究所每季度举办“疑难皮肤病讨论会”。其中郫都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日门诊量从原来的30人次增长到300人次。另外,骨科与隆昌市人民医院、成都骨科医院、广汉市人民医院等22家医疗机构、康复科与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老年康疗院等22家医疗机构建立了专科联盟。通过专科联盟建设,推进了专科疾病分级诊疗的落实。
(四)与甘孜、炉霍县人民医院等边远、薄弱地区开展远程医疗协作
医院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持续推进“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一方面,对藏区的甘孜县人民医院和炉霍县人民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年均开展疑难病例远程会诊100余次,并根据其发展需求派驻相关专科骨干力量进行组团帮扶、交叉帮扶,成功帮助其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实现了提档升级。另一方面,与锦江区和成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心电,与青白江区的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医院年均判读基层心电图10000余例、远程阅片3000余次,切实提升了薄弱地区服务水平。
(五)与锦江区组建网格化城市医联体
锦江区—市二医院网格化城市医联体作为国家改革试点,立足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的社会责任契合点和利益共同点,以锦江区1家三级妇幼保健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1家老年病医院以及1家精神病医院为纽带、10家社会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公私联动,融合发展,共同为区域网格内患者提供疾病诊疗、慢病管理、康复、养老、护理等连续性服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医院成立网格化医联体管理小组,牵头制定了《锦江区-市二医院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建设手册》等制度文件,明确了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医联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医联体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省、市卫健委党组高度重视网格化医联体工作,锦江区将其纳入全区涉及到民生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把医联体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和加分权重,拨专项经费对整个区域化信息平台进行改造,推进病员的就诊信息、影像信息、检验信息互联互通。
三是党建业务两手抓。医院参与民营医院党支部活动,对其进行指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提升基层党的建设和为民服务意识。
四是注重资源整合。建立了病理诊断中心、影像会诊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疑难病危急症救治基地等共享中心,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为成员单位提供同质化、一体化服务,提升区域内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是强调人员统筹。组建“1+N+X”管理技术团队(1为网格化城市医联体领导小组,N为下派驻点的管理专家团队,X为下派的业务专家团队),下派长期驻点的12名管理专家团队,任医联体成员单位院长助理或中心副主任,全程参与成员单位综合管理,会同18名专业技术人员团队以及质控巡回专家组统筹开展工作,通过“长+常”“点+面”,实现了人才技术双下沉,业务管理双提升。
六是创新交叉帮扶路径。以“1+1=N”的理念(指1个专家加1个社区,N指帮扶效果),开展工作互动、交叉指导,对网格内每一个成员单位的药事管理、合理用药、检验质控、慢病管理、儿童保健、护理管理、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指导帮扶,实现从“单打独斗”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转变。
七是推进慢病规范诊疗。创新“1+1+N+X”模式(1个质控总监、1个专科医生、N个社区卫生中心、X个糖尿病患者),推进网格化医联体模式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形成专科与全科联动、医防有机融合。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慢病患者纳入管理。
八是强化同质化管理。由质控总监定期组织医疗、护理、门诊、质控、医保、检验、药事等专家组成质控小组,对成员单位实行环节质量检查和持续改进指导,促进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疗质量同质化。
试点以来,共选派32名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到成员单位指导工作,诊疗5393人次,教学查房306次,业务培训397次,开展手术112台次,疑难病例讨论258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项,接收进修43人。医院双向转诊量持续提升,由2016年的2725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64654人次,增长20余倍;部分与慢病相关科室患者住院天数同比下降11.9%、出院例均费用下降12.7%,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同比增加8.9%,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同比增长55%。网格化城市医联体获得CCTV《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纪录东方》栏目专题报道点赞。
2021年5月10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对医院医联体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下一步,医院将在国家、省、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并以城市网格化医联体建设试点为契机,以互联网医院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医联体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切实让医联体建设成效惠及广大群众,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和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李林 通讯员 尚岚婷)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二医院,医联体建设,央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