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面对一年又一年的“最难就业季”,本科毕业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刷新纪录。
10月31日是2020年研究生招考网上报名截止日。按照预计,今年考研人数将继上一年的290万人之后,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30万人左右。
一边是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另一边是保研(也称“推免”)大军日益扩容。从近年来招生数据可见,许多高校给保送生的名额占到招生总数的一半甚至更多;“推免”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特别是名校尖子生争夺的主战场;而在尖子生“神仙打架”的背后,高校也频频出招展开看不见硝烟的生源“大战”,选才中的公平问题呼唤制度保障。
推免“大战”一再抢跑 “发令枪没响就输了”
南开大学哲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夏子萱没想到,努力了3年好不容易赢得保送资格,竟然在正式报名开放前发现,本校本专业名额已招满。也就是说,她输在了“发令枪响之前”。
“往前几年,只要有保送资格,想留本校本专业基本上和导师打声招呼就行。”夏子萱惊讶于今年的竞争如此激烈。
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各高校要在每年9月25日之前确定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名单,而这些同学要在10月25日之前,在全国统一的网上推免系统报名,申请并参加考核,最终才有机会领到录取通知书。
她眼看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校9月公布的推免名单里,全班41人,排在第11名,擦着边刚够保送资格。跟随自己导师留在本专业读研,在她看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万万没想到,激烈的推免“大战”早已在5月就悄然打响。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各高校“招收推免生大战”就已“硝烟四起”。各高校纷纷在四五月外出做招生宣传,在暑假举办夏令营,提前锁定相当一部分优质生源。这意味着,如果想和从前一样,等到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才下手,为时已晚。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刘征最近也懊悔不已,“之前以为本校稳了,就没有参加夏令营,也没有报其他学校”。
大二时,刘征就开始为保研做准备,为了推免熬夜准备学年论文,“既要把自己的成绩稳定在前面,还得收集准备各种资料”。
他原以为提前联系好了导师,留本校十拿九稳,后来才发现夏令营时学校已确定了优秀推免生名单,随即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一所双一流高校研究生院招生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近年来想读研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几年本科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加,另一方面是随着近年来社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研发类岗位更多了,很多领域对学历都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2014届下降1.6个百分点,呈持续缓慢下降态势;同时,“正在读研”及“准备考研”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和1.4%。
就业难、考研难,推免读研的竞争也随之变得激烈起来。尽管教育部规定了推免生占比不应超过50%,但各校各专业依旧存在弹性的空间。根据《2019年研招报告》,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在2018年接收的推免生占比均已超过50%,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部分专业甚至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接近100%。推免自然成为更多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必争之地。
保研路上的努力 “广撒网,多敛鱼,能去就从之”
经历了4个月惊心动魄的保研长跑,刚刚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的杨梅感慨,“这里门道太多了!”
5月开始,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和考核通知,从上百所高校的上千个院系及专业网站中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她开始关注各种推免信息公众号,又去了解了几个保研培训班,生怕错过什么。
“保研的战争从信息战开场,全靠自己大海捞针地找。”杨梅发现,各高校各专业的情况,包括考核要求、录取比例等都不尽相同。
首先是报名阶段,各高校要求不同,考生只能按照惯例总结其中的门道:比如,有的高校一般只收第一名,入选难度特别大;有的高校假如7月面试没有成功,9月还有机会再试试;也有的高校很快就招满。
各高校考核内容也不尽相同:有学校只进行笔试面试,有学校还加入了展示、辩论等环节;部分高校对专业知识的考察以宏观方向为主,但有的则侧重解决具体问题。
选择专业时,她不得不考虑就业前景,因此还需要逐一考察学校具体的专业建设情况和研究方向等。
太多的信息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只得求助保研培训班。在交了2999元的基础学费后,她加入了某机构一对一的“包过”班。培训班一共持续8周,老师均为之前“推免”成功的学生。一旦推免成功,根据最后学校的不同档次,还要再交1.2万-2.6万元不等的学费。
从学校选择、简历的准备到笔试面试的考核……“老师”基本上是通过微信语音电话给她讲趋势、作分析,“过来人的总结确实能让你省下不少时间。”
经过老师的分析,杨梅选定了几所目标院校,投出包括简历在内的个人材料,争取获得参加笔试和面试的机会。
通过夏令营让导师和学生提前交流,是如今高校一种比较流行的考核推免生的方式。一般来说,倘若拿到了夏令营的优秀营员称号,基本就可以视为被录取。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杨梅笑着说,考生之间流行一种说法,“广撒网,多敛鱼,能去就从之”。
刚收到清华大学待录取通知的王林,是典型的“学霸”。大学4年,他稳居专业第一。凭着傲人的成绩,他在今年夏天一口气填报了5所学校并拿到了offer。
“有时两三天就得换个地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从7月到9月,在漫长的保研战线中,王林感觉,自己要么是在学校昏天黑地地复习,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4个小时;要么就是背着沉重的行囊,穿梭在大江南北的各个车站。
早在大二,王林就开始参加各种保研的讲座,提前了解想去的学校,同时准备复习材料。但当大三开始四处投简历时,这位“学霸”依旧感到信心不足:“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得不多报。”
他注意到,各高校最终公布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时,有的会直接写明获得优秀营员即可以免复试直接录取,有的只会在通知末尾注明是“优先推荐名单”,还有的“保留调整推荐人选的权利,最终结果以审批公布结果为准”。
王林一直在几个推免生自发组成的微信群里。有些考生抱怨,明明被认定为优秀营员,但直到开始正式报名时才发现未被录取,然而此时,大部分好学校的名额已经招满。甚至,还有部分学校根本不公布最后的入围名单。
更自由更开放的选拔机制对高校是机遇也是挑战
日趋激烈的推免生源大战,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一个注脚。
“这些年,我们招生工作量在逐渐加大。”南开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贾江鸿介绍,2014年,是中国研究生制度的一个分水岭。此前,推免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求稳妥、留本校”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随着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的出台,传统推免模式走向了终结。一方面,新政策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允许考生填报3个志愿,同时不再限制留校限额,高校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报考。另一方面,从报考直至录取,整个过程统一采用国家的“推免服务系统”,一改从前各高校使用自己的报名系统,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为了招到优秀的学生,学院也很早就开始了准备。”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卢兴多年参与推免选拔工作。他认为,当下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在质量方面有进一步地提升,也应该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范围。
这也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一位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研究生阶段类似于学徒制的导师带学生的模式,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般来说,能取得各校推免资格的学生,往往成绩优异同时综合素质较强。提前深入学生中宣传邀请学生来参加夏令营,有助于导师与学生深入交流。“我们也不希望培养的都是自己本校的学生,这不就把学术越做越窄了吗?”他认为,学生的多元化也能优化学校的学缘关系。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各高校有了更多主动权,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选人细则,然而更高自由度也带来一些“可能会存在暗箱操作”的质疑。
“有些标准没有要求必须公开,可能会使一些学生认为流程不透明。”东部地区某高校研究生招生负责人说,以夏令营资格审查为例,考生所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学生排名、外语能力等因素都可能被考虑其中,最终综合得出对学生的评价。
不可否认,考核中保留了不少主观因素,被认为留下了人为控制录取结果的空间。尽管没有写在明面上,但不少学校将考生是否“出身”名校作为隐性考核指标,也就是说,非名校考生被录取的几率很小。与此同时,考生导师的推荐、与对方学校的关系等,也都影响考核最终的结果。
这位负责人说,采纳导师推荐的原因也在于,报名的学生多了,有时很难完全从书面材料判断学生的能力,“那么我们认为,专家推荐就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考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各校考核标准不一、流程也不够透明。“这确实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该负责人承认,存在不同学校、不同导师的考核方式和难度不一的问题,“有的学校面试就是打个电话,很难真正起到考核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对其公平性的怀疑。一位考生对记者说,“最终录取谁,根本没有硬标准,学校说是谁就是谁。”
事实上,不仅是学生,各高校也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比如其他学校对学生做了很多工作,可能就把好学生吸引去了。”贾江鸿说。
上述东部高校招生负责人表达了同样的无奈,每年招生中都会有一些提前招到的学生在最后关头放弃被录取的资格,不来报到。为了避免被学生“放鸽子”,学校也只能想一些办法,比如这所学校有2000个录取推免生的名额,那么发出的通知可能会超过这个数量。
在他看来,这种更开放更自由的人才选拔方式,对高校下一轮的竞争和发展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名校尖子生神仙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