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大多数的子女都是独自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呈现出过度溺爱和保护,以至多数幼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动手能力差、任性、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习惯。如何改善这样的局面,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幼教人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幼儿的不良习惯,我园探索出了“大带小”的活动,通过该活动形式,尝试逐步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习惯,促进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大带小 幼儿 社会性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对幼儿的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现在,很多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同情心、责任感、自制力、交往主动性、自信心、独立自主性等方面,问题相当普遍、突出。有的幼儿对教师和伙伴态度冷淡,有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活动中,事事按自己意愿办,不懂得谦让和与小朋友平等相处。针对该现象,本文将结合本园开展的“大带小”活动实例来阐述“大带小”混龄教育对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实施途径和解决策略。
一、大带小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开展“大带小”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在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中进行的一种混龄教育模式,在不同年龄幼儿互相交往、帮助、指导下开展的活动。
二、大带小活动的途径
(一)生活活动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活习惯的培养,生活常规的培养,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及性格的培养。
幼儿入园是一日生活中的比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幼儿园采取三种方式迎接幼儿入园,一是各班老师在校门口接待家长和幼儿,二是一名值班教师在门口接待孩子,孩子自己进入各班教室,三是家长直接把幼儿送到各班教室。这三种情况都各自有弊端:第一种方式容易造成人群过多,堵塞校门口,给幼儿入园带来安全隐患;第二种方式孩子直接进入班级,途中无专人照看;第三种方式家长入园会影响幼儿的学习。综上所述,我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幼儿入园时,采用了“大带小”小值日生值周的方式,每天早上大班的4名幼儿穿上幼儿园特制的值日生衣服站在校门口值周,入园幼儿待保健医生晨检后,由1名值日生带进班级中,同时,在走廊处安排一名教师执勤,以便观察到幼儿是否顺利的进班。经过1个学期的实践,我们发现这样不但避免了以上3中方式的弊端,而且锻炼了大班幼儿的胆识,大班幼儿和小年龄段的幼儿也建立了深厚友谊,同时,让大班幼儿也体会到自身的责任感。此外,我园还组织大班幼儿在午睡后,一对一的、手把手的教小班幼儿穿衣裤、辨别鞋子正反、叠被子。这样不仅锻炼了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还激发了大班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的热情。同时,大班和小班幼儿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分为五大类:智力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就游戏本质而言,它本身就是社会性活动,所以游戏是“大带小”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每周五下午的大环游游戏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活动。在阅读区中,大班幼儿和小班、中班幼儿一起阅读,大班幼儿教小班、中班幼儿看图、认识图形、识字等,在建构区中,各年龄段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独立地或与同伴合作建构喜好的图形。
(三)教学活动
“大带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开展,在教学活动中同样可以有效的开展,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效指导小班幼儿进行手指点画、大班幼儿用铅笔绘画等;在阅读活动中,不同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互相指导、交往,促进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大带小”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创设不同年龄段能够共享的环境和氛围
创设一个能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活动的环境,是开展“大带小”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大环游区角游戏中,我园为不同年龄段孩子提供了适宜玩耍的氛围,如:华西医院区角,在此区角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医生和护士的衣服、药瓶盒子、输液瓶、床、纱布、药箱等材料;在交通区,我们给幼儿提供了脚踏车、三轮车、各种交通标志、地标等,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二)建立全园性的帮扶结对活动
在帮扶结对活动中,我园探索出两条线路的帮扶结对方案:一是结对班级;二是结对家庭。结对班级是指不同班级之间进行结对,如:新学期开始时,小班幼儿离开了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环境中,难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我们让大班幼儿当小值日生,每天迎接小班幼儿入园,并将他们带回教室,这样可以减轻小班幼儿的恐惧感和对父母的过度依恋。结对家庭是指不同家庭之间结对,如:我园各班级都建立了QQ群,家长们可以在群里交流育儿经验,有成功经验的家庭积极帮助其他幼儿家庭,共同探讨育儿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提供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操作的材料
教师在活动中必须为各年龄幼儿提供适合操作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大带小”活动高效的开展。如:在益智区提供适合中、小班幼儿操作的纽扣、花布、按扣、夹子等,适合大班幼儿数字点卡、象棋扑克牌、迷宫等。在体育区提供适合大班幼儿玩的跳绳、毽子、沙包、梅花桩,适合中、小班幼儿玩的小球、飞盘、小呼啦圈等。
(四)教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正确指导
教师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教师的指导原则应是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正确的指导是幼儿开展活动的重要前题。 如:在阅读区中,老师帮助不同年龄段幼儿选择适合他看的书籍,并指导幼儿正确的看书,指导小班幼儿认识颜色、中班幼儿认识图形、大班幼儿看图理解故事内容等。
三、“大带小”的活动意义
(一)给幼儿带来了快乐
每次我对大班幼儿说:“今天我们又要帮助弟弟妹妹”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一定都会高兴地欢呼起来,可见弟弟妹妹已经在他们的心中,大班幼儿逐渐地产生了关心爱护弟弟妹妹的情感。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是快乐的,快乐从他们的笑容中看出来!在大带小的活动中我们的幼儿充分地感受了爱与关爱的快乐。
(二)加强了幼儿的责任感
在大与小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班的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加强。他们懂得主动地去帮助弟弟妹妹,有的幼儿平时依赖性较强,在大带小的活动中变得独立。
(三)让幼儿学会关心别人,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在班级里,当发现班级的同伴因病没来上幼儿园时,很多幼儿会询问:他为什么没来上幼儿园?是不是生病了?孩子们渐渐的学会了关心其他孩子。如:在建构区游戏中,孩子们玩搭积木的游戏,涛涛平时总是喜欢独自罢着一大堆积木独自玩,不顾其他孩子的感受。可是,在最近两周的建构区游戏中,我发现涛涛主动把积木分给其他小朋友玩,还主动交其他小朋友玩。通过平时“大带小”的活动,涛涛渐渐懂得了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四)促进幼儿间的交往
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幼儿在与弟弟妹妹交往的时候,会使用礼貌用语、询问语言,说话的语气轻柔友好,这样的语言氛围使孩子们愉快交往。同时也使小班幼儿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四、实践“大带小”的活动感悟
“大带小”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大和小孩子间的主动交往,还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和家长的有力配合,所以,在开展“大带小”活动中,要求建立一种“教师——幼儿——家长”三维一体的教育体系,即“教师正确指导幼儿、教师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家长正确引导幼儿”。通过“大带小”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主动性、礼貌待人,而且逐步养成了“细心、责任心、爱心、关心”的良好习惯,同时,幼儿的模仿能力、指挥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大带小”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地通过研究逐步完善,我园将进一步争取教科研专家团队的协作和帮助,争取社区和幼儿家长的关心和支持,把该项活动开展的更好,并继续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真正践行“守护孩子就是守护中国成长的力量”,使幼儿在幼儿园享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参考书和参考文献:
1、《儿童社会性发展》,张文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李季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