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分享式教育教学专家任景业老师走进了我和孩子们的课堂。任老师的到来让初冬的阳光更加的温暖与多彩!课前课后与任老师的深入交流,让我的思维开阔了许多,更新了很多教育教学理念。
片段1:
上课的前一天,我告诉孩子们:“明天有一位教育专家要来听咱们的课。”孩子们好奇的问:“是男专家还是女专家?”,”长得怎么样呢?”“他很聪明吗?”“……”面对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八卦精神”,我没有满足。我说:“明天你们自己去发现。”10日上午第四节课,任老师与一众老师走进了教室。孩子们打探着各位老师。居然一眼就认出了我们的教育专家。孩子们说“爷爷您好帅!”“爷爷您是哪里人?”“爷爷我觉得您是叔叔!”……这群可爱的孩子把任老师逗乐了。在欢笑中,我们的数学课就这样轻松的开始了。
——很多次上公开课孩子们课下总爱问我来听课的老师是些什么老师,这就是一个人的天性,他好奇,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满足他们呢?
片段2:
上课的前一天下午,我与同事去另一所学校接任老师,在路上任老师问我明天的课第一句话是什么?
我说:“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智慧老人家的客厅平面图,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幅图。”
任老师说:“你觉得孩子们观察看不懂这幅图?所以你要问他们?”
“不是,我就是想有个开始。”
“没有必要,你直接放出这张图,让他们自己研究。”
“任老师,我有个疑惑,我在一张A4纸上放了这幅平面图,刚好摆6个,这样学生会不会觉得老师在暗示他有6种方法?”
“肯定会,你把它们裁下来。分给组长,用完自己去领。”
——这个点子,简直太棒啦!孩子们好探究,没有暗示、没有约束,让思维飞翔!并且给了部分想不出多种办法的孩子一个安全区!
片段3: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多边形的面积》。我直入主题:“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大家手里都有了这样一幅图,请你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如果不够在组长那里取平面图。”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后,孩子们就开始了探索之旅。在课堂中,我观察着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很快用完了组长手里的纸,还来我这里领取平面图继续探究。有些孩子已经想好了自己的方法正四处张望——看的出他们很想在一定的次序中分享自己的想法。于是我顺势说:“请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方法,并整理准备汇报。”——说完这句话,任老师指导到:“不用说这句话,他们自己会整理的。要充分相信孩子。”在分享与整理中,孩子们自动将小组内十多种方法整合:分割法、填补法、割补法。并且整理好以后便自动上台分享。
——有时候老师总是担心孩子们不会、不懂,其实是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一节课我们应该随时观察着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生了什么,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问题—思考—分享。
我们的教学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好奇、好探究、好次序、好分享。在一个个问题—思考—分享单元中培养着孩子的综合素养。让学习自然而然——“生之所能,思之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