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中美术生的成长是一个特殊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具有合适的策略和方式。高中阶段的艺术生相比普通学生往往思维会更加活跃,行为习惯更加特立独行,具有不可控性,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但美术生的这些特征恰巧是学习艺术的内在驱动力,教育工作者不能以常规教育管理模式一以贯之。笔者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发现,鼓励学生在合理范围内试错并加以正确引导性反思是促进美术生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提升美术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试错反思;创新;美术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的美术生成长过程的引导不能只靠死板的教条、严格标准来规范学生学习方向、学习方法以及对美术的价值观念等,同时也需要用其他的方式作为一种补充,去适应特殊学生群体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试错反思教育对于高中美术生来说,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形式。
试错反思教育是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学生体验试错成本,到达对学生的教育目的。高中阶段的美术生处于青春期与成熟期的最后的过渡阶段,自我意识逐渐趋于成熟,渴望从父母身边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行为上也较普通学生有了更加个性的举动,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出一些有别于普通学生的行为;开始关注自身的个性成长,并追求自我的个性发展趋于完善,同时对自己和他人的个性特点有个人的评价;在道德行为上基本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心理上形成了较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基于高中美术生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对于自身成长和行为有个性追求,同时又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并且渴望得到认可的基本特点。试错反思教育恰好能充分的利用高中美术生对个性追求的内在创新力,在合理的范围内试错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能够充分刺激高中美术生创新能力,也能利用合理的试错成本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
美术生在高中阶段既需要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联考的应试内容,同时也需要学好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美术技能。随着美术高考的发展和改革,美术高考逐渐从对学生的绘画技术考察转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考察,所以在开展美术生教学教学工作时需要关注美术生创新力的培养。 艺术的创新,往往是画家的无数次试错之后的结果,如立体主义代表毕加索,在开创立体主义画派之前,他遵循传统,有不少古典绘画的优秀作品,但在他创作我过程中发现用古典画法的表现形式无法满足他对创作对象的认识,于是开始尝试着用几何形式来概括分割对象,彻底的打破了当时画家对绘画的认识。抛开毕加索的光环,忽略他的成功不看,我们会发现毕加索的创新其实就是一种试错,是对传统的否定,是用“错误”的方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绘画方式。对于大师而言,或许是灵光的乍现,或许是天赋驱使,但这种敢于试错情怀是每一个学美术人都应该学习的。当然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这样的试错不能成就一个有一个的大师,但通过教师的引导,用 “试错反思”的教育模式,能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更容易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美术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最主要的方式是临摹,不管是临摹书本上的,还是跟着老师范画步骤来作画,本质上都是一种临摹的学习方法。但作为高中美术培训的教师,如果仅仅是讲解知识点与按照教师的步骤按部就班的作画,优质学生或许能出成绩,但后进生或者模仿能力稍差的学生可能就只能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在一幅作品的临摹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作品和作画过程提出众多的存在的问题,总是以一种批评和挑剔的眼光看待学生作品,往往学生作品的优点被大量负面评价的辞藻所淹没或抹杀。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只能迎合教师的要求,达到统一标准,这样近似于生产产品教育模式,对于高中美术教育是不可取的。创新能力作为美术这门学科的核心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为了应试把学生当做模式化的产物。所以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应该鼓励学生在临摹中去试错,从试错作品中努力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学生作品,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美术专业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会有一种怕画错的情绪心理,其实这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如果作为教师只是一味告诉学生 “大胆画,不要专细节,注重画面的整体关系”,学生会很不解,甚至我会质疑老师是否是在否认他画面中的某个局部的优点。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应该以一种“试错反思”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出走对细节的关注,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画面的整体。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鼓励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绘画,作为教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其画面的优点所在,强化成功的体验感。成功体验感对于高中美术十分重要,这种体验能很好的刺激学生调整对美术的学习状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其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吸取。体验成功之后,应该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把试错成本回馈给学生,比如通过对比作品,来使学生自己发现其作品中的不足和问题。作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信的接受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其下一次试错打下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把真实还原客观事物作为画面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作为美术教学的基础,造型能力确实是绘画的基础之基础,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客观的还原绘画对象是美术教学主要任务,但往往在教学中,学生会陷入细节的刻画误区中。对于画面的整体的把握能力是完成一幅完整作品的重要素质之一,需要学生能统一协调画面的全部绘画元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如果直接告诉他需要对细节进行取舍,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样可以运用试错反思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对客观物体的取舍。教师可以选着诸如:如树木、动物群落、毛发等外形轮廓不稳定,不规律的对象物体让学生进行写实。通过一到两张作业的训练,学生就会发现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是很难达到与照片画面一直。以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画面需要用虚实关系来取舍画面的细节,从而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
无可否认高中美术生学习靠的是量的积累从而达到质的改变,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需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学生需要有勇于创造、认真观察、以及对物体与画面之间合理取舍的正确美术核心素养。所以在对高中美术生的教育教学中,作为老师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向、学习方法以及对美术的价值观念等诸多美术核心能力培养,只有在正确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更高远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主编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2]何春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