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长谈到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新时代下,教师工作有“六点要求”: 育人能力要强、事业动力要足、人格魅力要好、理论水平要高、科研成果要精、创新精神要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他与教师职业的故事,是从1995年开始的。他先后在弥牟小学工作10年和实验小学工作14年,担任音乐、体育、美术、品德、数学教学(13年)工作;曾先后被评为成都市青年岗位能手、成都市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青白江区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青白江区学校优秀管理人员等优秀称号,他的《瓢虫的花衣裳》作为全国远程教育示范课,刻成光盘送往中央电教馆,并在全省研讨会上上了研讨课。成绩的背后是艰辛和付出,甚至是奉献。李校在实验小学工作期间,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兼了四个部门的工作(行政办、后勤办、德育办、安全办)和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但一项工作也没落下。李校长想告诉年轻教师们:成绩是干出来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相互尊重,真心触动——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特别是老师们要知道问题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他们只是需要你换种方式用爱去浇灌成才。
终身学习,言传身教——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李校长回忆起自己在师范校的时光。音乐专业的他,每晚下晚自习后就到外面租的农户家里练习书法、绘画。进师范校时,他的书法是全班倒数前三,毕业时是全班正数前三。参加工作后在学校担任美术教学的同时还利用暑期自费到新都文化馆学习绘画。2006年改教小学数学(五年级),利用暑期把小学1-6年级数学教材全部看了一遍,并向当时有经验的同学和同事借阅资料、请教。开学后,再忙作业均全批全改,所有学生作业和试卷都先做一遍,一有空就去听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优化的教学经验。李校坚信:教师就得不断学习,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科研兴校,大胆创新——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不学习,不创新,就会落后,就会被时代淘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李校长茶余饭后与同事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教学,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该建模的要建模。本期学校也加大了教改力度,聘请专家指导玉虹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学校基于4C核心素养下的“四板块六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基本成型。
恪尽职守,弘扬大爱——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像宋玉刚这样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献了13年青春的普通的汉族乡村教师是老师们学习的榜样。李校长告诉老师们的同时也告诉自己:成就学生就成就了自己,成就自己就成就了学校,在玉虹小学大有可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主动担当、科学作为,努力终将获得回报,相信玉小人都能出彩,将玉虹小学建成青白江区一流示范“美丽校园”!
青白江区玉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