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良好风尚,是家庭累世积攒的最为宝贵的文明财富。家风正,家门兴,良好的家风能够涵养德行、修身立志,对社会、对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败坏社会风气。
家风如炬,照亮人生。传承优良家风首先应明确自家的优良家风。探寻自家的优秀家风,不仅能增强家庭的归属感,更能修身立志,催人奋进。家风中往往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等,了解家风的过程,也是对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再学习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自己探寻家风,还应以多样的途径,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分享自家的家风,在校园内掀起探寻优秀家风的热潮。
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家风连着党风、社风、国风。在不同时期,都涌现着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家风故事。了解优秀家风背后的故事,感受其背后的精神内核,深化对家风建设的认同,更能促进全社会的家风建设。在成都,有一座天府家风馆,里面珍藏了四川地区历代的优秀家风故事。从古代的杨氏家训到革命时期的刘伯坚、赵一曼等烈士家训,再到抗击疫情时期的白衣天使的家书,沉浸式的场馆体验对于促进人们对优秀家风的认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展馆中优秀家风蕴含的家国情怀、红色基因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观者。
传承家风,余韵流芳。了解自家的家风,探寻不同时期的优秀家风,最终都需要我们将意识化为行动,身体力行地去传承和践行优良家风。疫情来临,学校党员教师主动请缨,加入到抗疫志愿者的队伍中,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奉献自我、有召必应的红色家风感染着其他教师,更感染着学生们。许多学生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参与到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去。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每一个人都探寻、学习、传承优良家风,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也会越来越好。
成都市双林小学,程琳,家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