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3-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深远的意义。自十三五以来,我园借助市级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幼儿在园生活自主管理的研究》,确立了“为生活而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几轮的深入研究,小班以“生活渗透”“生活重组”“生活创新”为路径,以“还权、扶助、赋能”为操作策略,以趣为翼,最大限度的调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赋予幼儿每一天的生活精彩而有意义。
【关键词】
1、小班幼儿:是指幼儿园里按照年龄划分由较小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年龄为三周岁到四周岁的儿童。
2、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3—4岁的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的生活活动中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如盥洗、饮食、睡眠、如厕和生活中其他力所能及的事等,并逐步习得和养成的自己照料自己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3、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正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指南》中也指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纲要》中也多处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密切配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
我园自十三五以来,借助市级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幼儿在园生活自主管理的研究》,掀开了我园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门,深入而扎实的研究丰满了我们对生活教育的认识,确立了“为生活而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我们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人,教育就是最大程度支持儿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几轮的深入研究,小班也在课题研究指引下,借助年级组教研、培训等积极帮助教师重塑生活教育理念。小班是教育的起点,是启蒙奠基的关键期,我们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抓手,以“生活渗透”“生活重组”“生活创新”为路径,以“还权、扶助、赋能”为操作策略,以趣为翼,最大限度的调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不断循环往复的研究,逐渐形成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主张和做法。
一、对小班开展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分析
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3-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促进多方面发展
1、促进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盥洗、饮食、睡眠、如厕和生活中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都需要幼儿手、眼协调配合,所以,每学一项动作、能力,幼儿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2、有效促进大脑发展
动手就是动脑。一日生活中的自然渗透,给幼儿提供了大量自己动手照料自己生活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3、有利于培养社会性品质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迫在眉睫
1、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
每年都会对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家长、教师两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从今年的各项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结果最好的“自己脱裤子”和“用正确方法洗干净手”两项也仅占40﹪多一点;而“用正确的方法擦嘴、漱口”和“入园和使用后整齐放好自己的书包”最为突出,连10﹪都不到;各项调查百分比总平才到22.93﹪。由此可见:刚进园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薄弱,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持续培养。
2、满足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小班幼儿在心理发展上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伴随自我意识的发展,常常拥有强烈的、希望自己做事情的欲望,他们常用“我自己来”来拒绝成人的帮助,他们能自己洗脸、吃饭、穿鞋子,还喜欢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顺应《指南》的要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提供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的机会与条件,通过趣味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做事、学会生存”,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指导幼儿习得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以达成《指南》所期望的“基本生活能力”。
4、让教育事半功倍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遵循小班幼儿心理特点,趣味引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就越容易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以趣为翼,让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变得有趣的做法
我们立足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趣为翼,多手段融合,积极调动幼儿参与的愿望和兴趣,有效培养和促进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一)营造适合小班儿童生活自理的心理环境
1、真心悦纳——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
从未经历过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由于缺乏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更增加了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因此老师真心地悦纳、倾听、包容、信任、欣赏,接纳都能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就像另一个家,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和温暖,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和依赖。
例:《再试一次,不难哦!》
当无意间看到一个小朋友因拧不开水杯盖而着急想哭的时候,老师走到孩子身边微笑地蹲下身,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老师把轻微拧松杯盖后的杯子递给孩子亲和地说“来,再来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这次肯定行!”,当孩子打开杯盖后露出开心笑容时,“哇,你看,打开它并不难哦!要相信自己!”。老师温暖的话语不仅慰藉幼儿紧张、害怕的心灵,还把学习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还给孩子,鼓励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勇于尝试,敢于挑战。
2、及时赞赏——让儿童在成功中享受乐趣
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孩子“你真棒”“你真能干”,让幼儿充满信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例:《你真能干!》
当看到幼儿歪歪斜斜的把手臂穿进衣袖里,我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不错哦,小手穿进去了,真能干!来,让老师看看,领子应该在上面的哦。”这位幼儿受到鼓励,不仅把衣服穿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
3、适度放缓——让儿童在探索中从容体验
小班幼儿受成长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幼儿与幼儿之间会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根据儿童具体的经验能力水平给与个性化的指导。
有些幼儿很依赖老师,动手能力较差,像系扣子等小事,对他们来说做起来较为吃力,教师就要有耐心,不过分催促幼儿,鼓励幼儿自己完成。有的幼儿性格内向,在做活动时因为害羞,表现不积极,教师要多鼓励,对幼儿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我们还提倡小组内幼儿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也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增进感情的一个好办法。
4、放手支持——让儿童在挑战中树立信心
我们从过去保姆似的服务到现在最大成度的放手和支持,把发展的机会和权力还给孩子,创设更多的时间、空间、机会与条件,让幼儿在完成挑战性任务过程中,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
如过去幼儿进餐中教师始终处于忙碌组织的状态,控制、包揽幼儿的自理行为。现在我们改变了对进餐单一功能的认识,把权利和机会适度让给幼儿,从拿、取、吃、洗、放都尽量由孩子们自己独立完成。为增加孩子的进餐兴趣,每周会让幼儿来设计数量图示,孩子们根据数量图示拿取点心,因为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图示,因此拿餐点的时候特别的认真和仔细。
(二)构建适宜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物资环境支持
我们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重视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创设有情趣的互动性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机会和条件。
1、妙用图示 反复趣练
结合小班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积极创设暗示性支持环境, 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主动习得自理能力的经验。
如:把幼儿操作照片制作成流程图,将幼儿生活自理技能进行分解,并有序地呈现在相应环境中,帮助幼儿主动矫正自己的生活自理行为,用大而简单的实物照片和图形标记贴在相应的玩具柜和玩具盒上,通过一一对应,将玩具送回家;进入活动区时,把脱掉鞋子在脚印上,方便活动后快速穿好鞋子;根据图形标识把水杯放回家等。
2、环境支持 方便自理
我们立足方便操作,乐于参与为原则,创设有情趣的互动、支持性环境,丰富并巩固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
如:在活动区增添了方便幼儿操作的生活用品,让幼儿通过模仿成人活动探索,尝试着不同玩法,建构自己生活自理新经验。
为保证活动顺畅,方便幼儿快速管理好脱下的衣物和水杯,户外活动区设置了多处方便幼儿使用的衣帽挂钩,同时为方便幼儿活动后或手脏时主动洗手,也设置了多处漂亮可爱的儿童洗手池,便捷的环境支持幼儿轻松学会自理。
3.情趣材料 互动增趣
小班幼儿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给小班幼儿提供充满趣味性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参与的乐趣,在不断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发展。
例:“可爱的肥皂袋”,师生一起制作的卡通肥皂袋挂在水龙头上,每每次在洗手时都会主动的去捏一捏小动物的小脸蛋,和小动物聊聊天再抹一抹肥皂;“为桌子擦干净脸”,小班幼儿进餐时桌面会留下一些残渣,老师将桌面设计成小动物的脸,由于萌萌可爱的小动物形象吸引孩子们每次吃完饭后都抢着要去给动物们洗脸(清洁桌面)。“动物小拖把”我们制作适合小班幼儿趣味操作的动物造型的小拖把、扫把等投放娃娃家工具区,让打扫工作变得有趣好玩。
(三)探寻适宜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
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缺失的经验,多维度挖掘一日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理的内容,让儿童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2020年我园承担了《金牛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清单》内容的梳理工作,在杨芸园长的指导下小班组从幼儿一日生活中梳理出符合小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劳动清单。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生活中一些简单自理变成儿童愿意尝试、乐意挑战的趣味活动内容,让儿童在愉悦的尝试、体验中获得发展。如:小书包排排队、小水杯站整齐等、甜甜的白开水、小椅子整干净、衣服叠叠好,按数取餐、我的小手香喷喷,小嘴整干净、我和玩具是朋友、把玩具放回家、趣味种植等,通过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丰富幼儿自理经验、激发自理热情。
(四)创造适宜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指导方式
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最好老师,我们从情趣入手,探索生活自理活动与游戏的结合,探索与童谣、音乐游戏的融合……这一教育指导方式,顺应了小班儿童天性,使生活教育过程变得有趣、好玩。
1、营造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
我们将自理能力与游戏相结合,营造接近孩子生活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愉快地进行生活模仿,在反复探索、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习得新经验。
如:班级创设了“餐厅”主题下的“小吃屋”“甜品店”,“娃娃家”主题下的 “宝贝衣橱”“美美服装店”“美羊羊美发店”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与环境及材料互动,不断巩固、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2.运用简短有趣的儿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儿歌内容简单、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我们把生活技能学习融合在简单有趣的儿歌里,孩子通过学学、念念,不知不觉掌握了简单的动作技能,非常适合小班孩子。
如:刚开始学穿脱衣服对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如果平铺直述,孩子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运用了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穿衣歌》《叠衣歌》《脱衣歌》等,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幼儿轻松学会穿脱衣服。
3.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强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故事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在引导小班幼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与趣味故事结合,营造故事情景,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例:在引导小班幼儿学习扫地的过程中,我们以故事情景的引入,帮助幼儿理解扫地的方法,再把扫地的过程变成《捕鱼》的游戏,让几个幼儿各拿一把扫帚,横着排成一行,一齐向前扫,嘴里还不断地念着:不让一条小鱼(纸屑、脏物)漏网,把“鱼”赶家(垃圾筐),幼儿既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也能体验到扫地的乐趣。
三、以趣为引,尝试小班生活自理培养向家庭教育延伸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家庭是确保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巩固的最佳阵地,如果缺少家长的支持,“5+2=0”的现象会让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变成一百减一等于零。为了营造家园共育的和谐环境,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微信群推文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视和认识,向推荐行之有效的方法,支持家长在家庭中有目的、有技巧地开展培养活动。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在孩子房间张贴娃娃穿衣服、整理玩具的图片;在洗手间张贴卡通动物洗手的图片;家长自创儿歌跟孩子一起念诵一边做事,对孩子的进步及时赞赏,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一致性教育,让家长知道了穿衣是生活小事,自理是成长大事,方便自理的着装比漂亮更重要,背的是书包、水杯,肩上扛的是责任和担当。家长从当初对孩子自己做事情的害怕、不信任转变为放手、引导和赞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基于儿童、源于生活的渗透式自理活动回归了教育的本真,我们以“趣”为翼,创建了幼儿美好而优质的生活,小班幼儿从被动到主动、从不会到会、从笨拙到灵活,收获真实的成长体验和多样的能力发展。在践行生活教育的路上,我们赋予幼儿每一天的生活精彩而有意义。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成都十七幼,成都市第十七幼儿园郭惠蓉,以趣为翼,许小班幼儿生活之精彩,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