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缘起
五月的一天,在表演区里,背着蝴蝶翅膀的玥玥问我:“小鱼老师,儿童节我们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吗?”看着她开心询问的模样,我认真地回答到:当然可以呀,到时候你还可以穿自己最漂亮的公主裙哟。”我的回应引来了其他孩子们的关注,孩子纷纷围了过来,满眼期待地涌向我:“小鱼老师,那我们可以玩打水仗吗?”“可以吃美味的蛋糕吗?”……孩子们还在开心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游戏时间却结束了,这场讨论只得先被按下暂停键。
虽然这是一场尚未全面展开的讨论,但孩子们的提问让我意识到,升入中班的他们对儿童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们对儿童节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玩和过节,还有着自己对于六一那份独有的想法和期待,同时也让我看到中班孩子们自主意识的迅猛发展。基于孩子们对六一的兴趣和独有的想法,我想:六一不仅是孩子们的节日,更是促进孩子们自主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契机,于是我把六一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
二、课程推进
1.六一愿望大收集
让孩子们参与六一活动设计的第一步当然是要聆听孩子们的六一愿望,为了对孩子的已有经验进行准确的判断。我发起“六一你想怎么过?”的话题,充分鼓励和支持幼儿表达自己的六一心愿。
彤彤:我们想在舞台上表演好看的节目!
汤佩宁:我想布置好看的教室,还想在教室里走秀完过家家。
冯思琪:我想在教室里和朋友一起吃小蛋糕。
喻歆雅:我想和大家一起玩打水仗。
苏一菲:我想画美美的妆。
宁沐熙:我想在幼儿园里写生、画画。
胡天瑞:我想穿好看的衣服玩。
王玥涵:我想拍好看的照片。
乍一听,孩子们的六一心愿似乎各不相同,但通过图画记录和梳理的方式,我发现,孩子们的六一愿望分为以下几类:节目表演、装饰教室、快乐游戏和装扮自己,这些愿望体现了孩子们强烈的表演欲望、对游戏的期待和对美的欣赏和表达。如何支持孩子们一一实现愿望呢?在愿望的实现中孩子又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呢?
2.愿望实现一:节目表演
中班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他们渴望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并收获肯定,节目表演就是孩子们体验成就收获肯定的方式之一。趁着六一童话剧表演的契机,我选择了适当退位,支持和引导孩子们开启了一次班级童话剧的“全策划”,支持孩子从“半自主”走向“全自主”。
2.1什么是童话剧,童话剧里有什么
关于童话,小朋友们熟知的那可不少,不过初次向他们提到童话剧时,他们竟诞生了许多让人意向不到的答案。
我问道:“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话剧吗?”
楷瑞:“我知道,我知道,童话剧就是电视节目。”
小郑:“童话剧就是我们画画用的工具。”
彤彤:“童话剧是书上的故事。”
熙熙:“童话剧就是小朋友们表演的故事。”
小宁:“哪吒就是童话剧!”
孩子们对于童话剧的理解像一个个童话一般梦幻,神奇又遵循着自己的一套小小的逻辑。孩子们的表达,让我看到了100种儿童的语言。
支持儿童表达、发现是帮助孩子们建构经验的有效途径。
为了帮助儿童直观建构童话剧的经验。班级组织孩子们一同观看了经典童话剧《白雪公主》,并引导孩子们观察童话剧里都有些什么。
在观看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致很高,细心观察着视频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讨论着里面的人物有哪些?谁的衣服最好看,有哪些漂亮的背景……积极探索的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经过认真的观察和讨论,总结出了童话剧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好多表演的小朋友,有好听的音乐。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服,很漂亮的背景。”孩子们对童话剧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2剧本大PK
认识了童话剧后,应该选择什么剧本呢?中班的自主意识不如大班幼儿,他们对于剧本的选择更多源于自己的兴趣,无法对情节、表演难度进行正确的判断,教师的放手与支持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需要,显然让中班幼儿完全自主决定表演内容对他们是有难度的,因此我班开展了“我喜欢的故事”大调查,结合中班幼儿的表演能力,选出了三个童话剧供孩子们讨论和投票。
剧本1:《迷路的小蚂蚁》
入选理由:
1.这里面有好多可爱的动物呀,我喜欢!
2.我很喜欢小蚂蚁。
3.蚂蚁的故事很好听。
剧本2:《牙齿大战牙细菌》
入选理由:
1.细菌打牙齿很搞笑呀,哈哈哈哈。
2.可以保护牙齿的牙刷长得很好看。
3.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牙齿和牙刷最后胜利啦!
剧本3:《丑小鸭》
入选理由:
1.这个故事我都记得,还能讲出来呢!
2.天鹅长得很美丽。
3.我觉得丑小鸭很善良,我很喜欢它。
每一个剧本都有着自己坚定的“小粉丝”,到底演哪一个呢?场面一时出现了僵局。正在此时,班上的熙熙大声的说:“那我们投票吧!哪个童话剧投票的人最多,我们就演哪一个!”其他孩子纷纷表示赞同。
却未曾料到在投票中竟然出现了“拉票”的举动,原本想要投《丑小鸭》的米多属实没有经住桢桢的安利“米多,和我一起投《牙齿大战牙细菌》吧,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演亮亮的牙齿啦!”就这样,在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下,《牙齿大战牙细菌》最后以两票之差险胜。
2.3我想演……
确定剧本之后,怎么表演呢?“我想演牙齿”“我想演公主”“里面没有公主?”“那有啥呢?”孩子们的表达,让我看到了孩子们角色意识的模糊,于是我借助故事帮助孩子们厘清故事的角色,支持孩子们自主选择角色。
在前期的经验铺垫下,孩子们角色的选择和分工十分顺利,每个孩子都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角色。可见捕捉孩子们的真实问题,调动孩子参与的主动是实现节目表演愿望的有效方式。
2.4充满挑战的排练之路
完美的节目离不开一复一日的练习,在排练中,宝贝们遇到了重重的挑战和困难,但是爱动脑筋的他们都一一化解了这些困难。
困难一:点位记不住,队形变化多?
雪花片来帮忙;朋友互相提醒。
困难二:台词好多呀,动作记不住?
休息时间,和朋友一起念台词;回家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餐前餐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熟悉儿歌和动作。
即使在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挑战,孩子们也凭着对《牙齿大战牙细菌》的喜爱,不断的努力着,进步着。他们每天对于排练的热情和进步都令我动容,才开始进行排练不久,台词内容记得比我们还熟;前一天新排的队形,第二天就能够基本复刻……
日复一日的练习之后,中二班迎来了自己的闪光时刻,舞台上的他们自信且耀眼,每个人都绽放着独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
虽然此次的童话剧排练长达大半个月,但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丝毫没有疲倦感。这样一场追随幼儿兴趣,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与探索的童话剧,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认真练习、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3.愿望实现2:美美的教室
除了对节目表演的期待,孩子们还期待在六一能够拥有一个美美的教室,以往的教室装饰都是老师主力,幼儿协助的模式开展。随着我班孩子们自主意识能力发展的需要和基于孩子们艺术领域的发展,我决定试试孩子们:“那我们可以怎么把教室装饰的漂漂亮亮的呢?”
游沐彤:我们可以用彩色的气球来装饰。
玲珑:可以带好多好多漂亮的花来教室。
郑好:在前面挂彩灯,贴小彩旗,还可以用彩带!
赵环熙:我们可以贴窗花。
王月涵:可以挂小朋友画的画。
胡天瑞:可以做奥特曼小人儿放在桌子上。
付桢桢:可以放我们的手工作品。
教师有话说:
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表达之后,我察觉到孩子们装饰教室的方法更多是基于我们班之前装饰教室的经验。孩子们不仅能提出想法,还能迁移运用已有经验。最终孩子们通过认真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了:气球组,花花组,手工作品组,彩旗彩带等教室装扮组。
3.1气球组的难题
气球组的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气球,开心的摆放在一起。可是,不久便听到“我的气球怎么吹不大呀!”“这个打气筒也太难按了吧。”“诶,我的球漏气啦。”原本信誓旦旦的气球组似乎遭遇了各种危机,这下可怎么办?
组里能力强的小朋友开始“指挥”起了乱做一团的气球组,“看,要这样呼呼呼地大口吹气球才会变大嘛。”“你的手要抓紧这个小嘴巴,这样就不会漏气啦!”……
就这样气球组的工作终于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起来,肺活量好的小朋友一个接一个的吹着气球;力气小的孩子一个负责扶着打气筒,另一个就努力地打着气;还有专门负责把打好气的气球递给老师打结的小朋友。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到了能够胜任的小任务。
3.2齐心协力挂气球
好不容易,终于把气球都变大了,孩子们望着高高的玻璃窗和门框又陷入了沉思。怎么才能把气球挂在较高的地方呢?
“我们踩在桌子上挂气球吧。”
“好呀,好呀。”
“不行,这样容易摔着的。”
一组有难,八方支援。正当气球组争论不下时,其他组的小朋友看到气球组犯难的样子,连忙跑来帮忙了。
“我们来帮你们抬椅子。”
“这儿下面可以用个小桌子。”
“没事儿,我们一起保护你们。”
教师思考:
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初步地分组,然后组自己进行了协商和分工,最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装饰了出美美的教室。最后用自己的方式和能力装饰出美美的教室。这一次,以孩子为主的教室大装饰,不仅是一场幼儿关于美的探索和尝试,更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运用、分工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绝妙机会。
4.愿望实现3:游戏乐翻天
丰富的游戏种类——游戏计划表——畅玩游戏——我最喜欢的游戏
六一活动期间,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游戏场地和丰富的游戏种类。一次性面对这么多的游戏,孩子们在满是兴奋之余,却也产生了到底先玩什么,一种游戏玩多久的问题。
为此,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都做了一份游戏计划表,将自己想玩的游戏和顺序在表格里安排好。并在一上午的游戏体验结束之后,进行一个核对,看一看自己有没有真正按照计划做事,又是为什么改变了自己原本的计划?
就这样,孩子们在这样的一次自主计划游戏,调整安排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计划的意义所在。
三、反思与启示
“我的六一我做主”是基于幼儿真实生活背景下开展的班本主题活动,通过对幼儿兴趣的捕捉、对活动价值的判断、对幼儿问题的分析,生成了层层递进、线索明晰的班本主题活动。
幼儿发展: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通过大胆表达与讨论、分工与合作,一同度过了一个自主尝试与探索的六一。幼儿的想象创造、持续专注、积极投入等学习品质得到强化;通过与同伴共同计划、分工、布置等方式,学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做事情。
幼儿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与自主,感受到自己是节日的小主人,获得满足感、幸福感。
教师感悟:
1.课程来源应满足儿童真实的兴趣和需要,只有源于儿童真实想法和需要的活动才能支持孩子的继续探究;
2.儿童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人,给幼儿机会,支持幼儿主动性的发展。
3.教师的放手与扶助要基于对儿童的分析,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
在以后的课程实践中,我还将继续相信孩子,创设符合幼儿需要的班本化课程,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成都市第十七幼儿园,课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