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产生的由来
(一)实践区域办品位教育要求的需要
在追求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大背景下,金牛教育提出办品位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我园积极行动,办有品位的教育。我们认为教育的品位在于:理念先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科学推进、常态优质。
(二)尊重幼儿生活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
仓桥惣三先生在《幼儿园的真谛》中指出:“在我们的认识中,
至少在幼儿教育的情况下,并不是教育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教育化。”可以说,尊重幼儿的生活,将之视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核心。
(三)我园办园理念下的实践路径之一
我园以独立立项的成都市“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幼儿在园生活自主管理研究》牵引课程改革,找到了生活教育的自信,重新确立并坚定了“为生活而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的办园理念。
我们确立了幼儿生活自主管理的核心价值观: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人,一切幼儿能够做的事情,尽可能创设环境,支持幼儿最大程度地学会自主管理。餐点自主管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深研、细作,期望实现其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四)“一日生活皆课程”大课程观的落实需要
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认为,儿童的学习不仅仅是上课,
而是将儿童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是为学习发展的途径,都是课程实施的载体,餐点生活看似平常,但三餐一点在一日生活中占比大,重复多,教师、幼儿有很多的操作和实践空间、机会,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
(五)惯常的幼儿餐点存在以下问题:
教师最深的感受:宁愿组织半天的活动,不愿意守孩子吃一顿饭。
进餐组织中:教师控制较多,幼儿的餐点一般是大一统的要求和行动。教师居高临下的指导要求多,儿童被动执行。
三餐一点以解决幼儿饮食吃饱、吃好为主要目的,怎样融入更多的学习和体验缺乏研究与尝试。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分析,我们确立该项目的研究。
我们的项目工作期待:
“生活即教育”理念下我们对幼儿餐点生活的再认识与定位
1)餐点生活对于儿童
※是孩子多种经验获得、多样能力发展的契机;
※是孩子体验多样生活、文化与学习发展的渠道;
※激发幼儿主动性,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
2)餐点生活变革对于教师
※是生活价值观和教育观的更新
※是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吸纳与创新
※是着眼培养未来人教育思想的建立
3)餐点生活对于家长
※是生活即教育的感知与体验
※是新型养育观的重塑
二、我园幼儿餐点自主管理的创新实践做法
(一)指导思想:
三个着力点:儿童自主 体验参与 多元学习
指导三要素:相信孩子能行、鼓励孩子参与,支持孩子大成
(二)五个具体方法:
1、研儿童
1)儿童儿童本身是能动的人,天性好奇,爱探究、想参与
2)儿童易受环境的暗示和感染
3)儿童内在是有潜能的生命个体
4)儿童的行为养成需要在重复中学习和巩固
信任能让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从而发展出信心和能力,当人感到被充分信任时,浑身上下会充满力量,有很强的动力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更是如此。餐点自主管理过程中,教师需掌握幼儿心理,给予孩子信任,让每一个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和关爱,使他们在被尊重、被信任、被赏识的生活过程中体验到自尊感和被支持感,有利于幼儿对生活产生强烈的互动动机。
2、改流程
原则:破大一统的行动与要求,把自主的权利还给孩子
惯常的幼儿餐点组织流程,一般餐(点)前是教师组织下的幼儿集体活动。保育员老师组织带领少数值日生进行餐点准备,保育员为儿童盛饭添汤等,待餐点准备到位后,幼儿排队取餐、用餐、餐后擦嘴漱口、休息,餐后保育老师集中收拾整理。
反观习以为常的餐点流程中,我们实现儿童主体性发展,怎样的变革呢?
1)把餐前、餐后的活动安排自主权还给孩子
教师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讨论日常餐点生活的流程与规则,并利用幼儿能够理解的生动图像加以提示,把图像贴在幼儿餐点对应的生活场所,以提醒幼儿主动按照顺序和规则操作。如:六步洗手法、餐前做什么、餐后做什么。年龄小的孩子学习按照图示擦嘴、漱口等。
2)把准备与增添的过程放权让儿童体验最大程度的参与。
过去教师一般不放手让儿童自己盛饭、自己添汤,变革后:
大班:从第一碗饭开始就自己盛饭、自己学着盛菜,吃完饭菜后自主添汤,内心获得极大的满足。
中班:第一碗饭时,幼儿自己端饭,在第二碗时候学自己添饭。
小班:自己端小椅子、自己端饭……。看似简单的变革,但是是幼儿真正实现过程自主、行动自主,在行动中学会控制、由不会到会、由笨拙变得灵活,这是幼儿自信、自尊的萌发。
3)把餐后的收拾整理变成愉悦的操作体验过程
在餐后的整理环节,我园尝试进行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自主参与的操作体验:
小班:餐后完成整齐摆放碗筷、自己擦嘴、漱口、摆放毛巾之后,自己端小椅子到指定地点参加活动。
中班:中班幼儿参与餐后整理餐碗餐盘、学习整理碗内残渣、自己将残渣清理到垃圾筐内、学习整理桌面。
大班:餐后每人学习按照流程洗涤——清洗自己的菜盘、轮流扫帚、墩布参与地面打扫。
3.变环境
原则:方便操作、行动有序、经验支持
良好的物质环境能诱发孩子参与生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创设贴近幼儿年龄特点、生活实际的物质环境,力求方便幼儿取拿、操作;力求行动有序、并给以幼儿经验支持。
如:儿童自主盛饭大到需要桌椅高度适宜,小到勺子的大小是否适合孩子操作;进餐中食物的多样,儿童人数多,需要教师和孩子一同商量,帮助幼儿建立适宜的流程、规划上下的线路;用流程图式,让幼儿通过读图,明确自己该完成的事项,把教师每天的唠叨变成自我的阅读与自主的行动。有了环境的支持,孩子可以按顺序和规则操作。
总之,幼儿餐点自主管理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生活的需要积极支持、鼓励好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让环境作为无声的教育影响孩子积极的行为。
4、促规范
原则:规范与自主的和谐统一
给予幼儿餐点的自主权,不是对孩子的放任式地行动,它是尊重幼儿发展权利上的规范与自由的和谐统一。比如:幼儿是否擦嘴、是否吃完自己的点心、是否收拾整理好桌面……,教师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可以自己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与策略,让幼儿的行为得到自我的管理与控制。
案例:红牌子与绿牌子
每餐后幼儿都需要漱口,但是幼儿是否主动漱口,班级创设每人一块牌子,一面是红色的,一面是绿色的,值日生在餐前将所有的牌子翻成红色,每个幼儿餐后完成漱口的要将自己的牌子翻成绿色。这样让幼儿的漱口成为幼儿主动行动,行为得到自我的监督与评价。
每个班的老师在理解和支持幼儿餐点自主管理上不同,对幼儿的放手与支持也存在差异。如何在操作中形成规范,需要从现场中进行观察、反思与调整,共研形成固化的、适宜的内容与要求,以达成最佳效果。
案例:各自为阵的早餐变了
开学初,六个大班在早餐中进行了不同的内容的放手,组织的流程各有差异,到底哪种方式最便捷、最利于幼儿操作、最利于幼儿有效自主取拿食物?我们通过现场对比研究,最后形成了统一的操作规范。牛奶摆在每一桌的中间,幼儿自己倒牛奶,面点、鸡蛋自己上大餐桌旁取拿,幼儿看见人多可以先到牛奶,再取面点和鸡蛋。为便于幼儿饮食习惯差异,每班可以有两桌牛奶是热牛奶,其余牛奶常温,幼儿根据自己的习惯到对应餐桌就餐。
5、添乐趣
原则:支持儿童探索、支持儿童多元体验
幼儿对新鲜事物特别容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喜欢探索、喜欢发现不同。我们尝试开放式地用餐方式,在食物种类提供与制作上、餐点形式摆放上、桌椅摆放方式等上力求变化,给幼儿更多变化和自助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感受到餐点生活的有趣和多样,提高幼儿的主动积极性,发展了孩子的多种能力。
1)自主调味——间周一次幼儿自主调味,幼儿在吃面条那一天进行自主调味,感受酸、辣、麻、咸、甜不同调味品的味道,从不会、不敢调味、调味不适宜到逐渐掌握。
2)下午茶时光——间周一次的下午茶时光,教师组织幼儿自由结伴、自主布置环境,自制饮料、自制点心、自备实物并摆放等,享用温馨的下午茶时光。
3)愉快生日派对——结合每月一次的生日会,大班组织幼儿进行环境布置,备花、备食材、节目准备等,儿童成为生日庆祝活动的主人,活动又带给予孩子不同的生日庆祝感受,这样的生日庆祝让生活教育更丰富、更有情谊。
4)包饺子抄手
5)自制点心
三、项目工作取得的成效
活化了生活教育理念,优化了教育实践,活化了生活教育理
念,我园办园理念“为生活而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落地生根。
(一)儿童成长
1.解放了儿童,让幼儿真正成为了生活的主人
2.发展了儿童,儿童多元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教师成长
1.生活的价值得到重视
2.儿童观改善
3.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1)改变了我们对餐点生活单一功能的认识
2)支持儿童餐点自主管理生活策略更有效
3)整合家长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增强
4)更加关注生活的细节与过程指导
(三)幼儿园方面
1.幼儿餐点生活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对儿童来说充满了期待与幸福。
2.促进了“儿童为先,共建餐点生活”的课程共建。
3.部门的协作更紧密;整合了可用的资源,形成了合力。
如:整合和利用家长生活情趣,以家长进课堂方式,带领孩子们烤制饼干、蛋挞、木糠、奶昔……带领孩子进入一个妙趣无限的生活情趣中。
后勤的厨师们,一改只在厨房烹饪的历史,走出厨房,走进儿童生活体验现场,还尝试应用PPT指导。
幼儿园以生活自主管理为切入口,让我们更加重视生活的过程,重视生活价值以及生活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儿童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我们扩展对餐点的狭隘认识,赋予其丰富的教育含义,在创新与变革中,幼儿的餐点生活更加主动而积极,多元体验与学习更丰富。
结束语:
生活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生活教育给与了孩子生命成长的现实表现和源泉。让教育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孩子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我的”、“我活”和“为我”的。只有这样,孩子的生命才能得以真正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