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天下着蒙蒙细雨。我期待已久的大画自然第14站:夹金山藏乡——户外油画写生与文学采风写作营出发了。
大家一路高歌笑语,陪我们同去的黉门街社区申书记还给我们讲解长征诗词……窗外美丽的风景也陪伴着我们。
要到宝兴了,雨停了。道路左边是青衣江的激流,浑浊带着泥沙,一浪高过一浪,汹湧澎湃直流而下。而右边一条小溪,水像银色的丝带,从远处飞泻而来,铺天盖地,气势磅礴……好壮观的景色呀!
红军长征纪念馆
到了宝兴,我们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不畏高山严寒,冒风雪,艰难行进夹金山,他们饿了就啃干粮,渴了就抓一把冰雪,累了也不敢休息,因为高山缺氧,一坐下来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英勇的中央红军怀着必胜的信念,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战胜风雪严寒,征服了人间少遇的艰难险阻,胜利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创造了红军与天斗,与地斗,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
我们在纪念馆门前合影,在红军长征的雕塑前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唱起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接着又唱起了我们少先队员的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輩的光荣传统……”我们嘹亮的歌声,响彻四方。
红军精神给了我们鼓舞,个个精神十足。我们还坐下来在柴老师指导下画了写生第一幅画——宝兴河风景,接着继续前进。
硗碛阿泰藏家乐
来到硗碛,那里是一个充满藏族风情的地方,在阿泰藏家乐住宿,我们看到极具特色的藏式民居。这里的藏族主人热情好客,用尊贵的礼仪接待我们,递给我们一杯酥油茶,为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晚上这山里的气温低,感觉到一丝丝凉意。进屋睡觉时,我看见床单下面有一个圆圆的东西,婆婆说:“这是电热毯电源接头。”看着厚厚的被子,我心里的又暖了起来,感觉我今天过了三个季节,又到了冬天的感觉。
藏家宁静的清晨,推开窗看见蓝天白云,云雾缭绕延伸整个山脉,如同一张绵延不绝的画布,蔚蓝的天空如纯净的宝石,清澈而深远,展示出大自然的无限神奇。阳光轻轻洒落,令整个景色生辉夺目,绿水青山环抱,小溪流水,地里玉米抽絮,轻风拂过,如抒情的拥抱,唤醒了心灵的宁静。
重走长征路 登上夹金山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吃了早餐,驱车前往夹金山。
在夹金山脚下仰望山顶,那庞大的气势,瞬间震撼了我们所有人。山顶云雾缭绕,山脚到半山腰差不多要两小时,弯弯绕绕的公路,一直婉延直上。一路上还能看到许多的猴子,猴妈妈抱着猴宝宝,抚摸着它柔软的毛发。还有猴子蹦蹦跳跳地来到我们面前,伸出手向我们要吃的。除了可爱的猴子,还有膘肥体壮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
到达“五道拐”,俯看山脚下,绿色的山峦,白白的云朵环绕于山川之间,有种跃入仙境一样的感受。在夹金山上的茫茫草原上,有牛群正在吃草,老牛好像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有时还发出“哞哞”的叫声……
到达3397米的“夹金山红色丰碑”。1935年中国工农红第一方面军继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之后,挺进宝兴,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长征途中第一座大山——夹金山。
这时天空的云彩非常绚丽多彩,让人心旷神怡,蓝天白云,我们指手可摘。太阳照亮了长征路,我们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似的。坐在“冲锋号”下面,柴老师亲自示范指导,用自己心灵与大自然美景交融而产生的灵感,画下了长征“冲锋号”,画着画着,我也仿佛是一名红军战士,随着冲锋号角吹响,一直前进!前进!
我们佩戴着红领巾,在红色丰碑冲锋号前留影,唱起了少先队员队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我们继续向夹金山顶进发。山顶海拔有4114米,太阳一会儿照亮山顶,一会儿又躲进云层,风吹过来,感觉特别凉爽。我们在红军军旗下,夹金山丰碑前留影,留下了红色传承永恒的纪念。
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我们坐车差不多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山顶。即使坐车上来,都已经感觉很累了,而红军战士们要穿着草鞋,打着绑腿走上来,走的还是崎岖陡峭的山路。我们出行的天气阳光明媚,而红军呢?是天寒地冻的冰天雪地,他们带的“三宝”就是拐仗,干辣椒,水壶,走累了也不能坐着休息,一旦坐下,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
夹金山的风景虽好,但也非常艰险。我能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和顽強毅力,他们为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畏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立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古碉楼
攀登扎角坝古碉楼——探索古建筑之美。
我们去了扎角坝的古碉楼,那是一个古老的建筑。进入碉楼里面昏暗,碉楼是用木头和石头搭建起来的,内部有用木头搭成的梯子,两边没有扶手,只能用手抓住梯步,用脚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这时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得厉害,但还是慢慢地爬上碉楼了,我开心极了!
在爬梯子的时候,我发现裤腿上有条蚯蚓,一开始我很害怕,但是我想起了红军的精神,就没有那么怕了。我把蚯蚓从裤子上拿下来,放回了大自然。
下碉楼时,腿有点软,手抓住梯步,脚尖承力,慢慢退下来,我心里虽不怕,但还是紧张得出了汗……
紧急转移
来到硗碛的第三天,雨就从成都追上了我们,下了一天一夜,就是这场大暴雨,引发了山里多处洪灾和泥石流。
傍晚时分,几位警察坐着警车来到我们住地,我觉得气氛有点怪紧张的,警察和老师们表情严肃认真地讲着什么……
我看着这种情况,都忍不住打颤,过了一会儿,婆婆就着急忙慌地对我说:“收拾东西。”
收拾东西?什么意思?老师说是山洪可能会暴发,要紧急转移!每个人都大包,小包的拎着行李,真是一波三折啊!大晚上的要转移,天还下着雨!我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的景象,有点在看恐怖电影的感觉。
我们被转移到山上红军驿站住宿,平安地睡了一晚。我觉得也没什么事嘛,都好好的。老师说,之所以我们平安睡了一个好觉,就是因为许多人的努力,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让我们能睡一个安稳的觉。这次紧急转移,是一次不平凡的转移,谢谢宝兴县人民政府!谢谢警察叔叔!谢谢默默为保护我们的生命付出的人!
这次紧急转移,更是一次锻炼我们的过程!如何镇定自若地面对突发状况,这都是在学校应急练中体会不到的。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这次锻炼的机会。
生火
火对人们来说,是进步的象征。有了火,人们不再茹毛饮血,从此懂得火烧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营养,那火是怎么生起来的呢?
首先捡柴,这是个难事,下了雨后,柴都是湿的,精挑细选后,把一根根柴用力折断,有些柴杆死都不让弄断,那只能将它“绳之以法”,把笨重的竹杆用力往地上一扔,只听“咔”的一声响,竹竿终于屈服了。
捡柴这一关挺过了,我们就开始生火了。先用竹竿搭个“帐篷”然后再淋上油,用打火机把火点燃,一颗小小的火星就延生了。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转眼,小火星就变大了,那火红的颜色笼罩了整个世界。此时它就像我们一样,一直在成长。遇到火小了就添加柴火,火又旺起来。革命也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心里有火种,就能驱散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夜色四合,藏族歌舞队闪亮登场,她们带领我们围篝火跳舞,喷发出热情。我们舞蹈,跳跃,奔放,豪迈……火就是我们的见证者。
后来,同学在大篝火旁边开设了三堆小篝火,把柴全用在小篝火上了,主篝火就没柴烧了,最后小篝火的火势越来越大,主篝火的火越来越小了,同学们纷纷来救火,成功地把火从“急救中心”里救了回来。
既然生起了火,当然要烧烤啦!把切好的土豆片撒上盐,辣椒,葱花,然后一块块地把土豆片插在竹签上,拿去火里烤。我们只顾看火,都忘了手上有个土豆串,直到土豆披上黑色大衣的时候,这才想起手里的东西。后来香肠登场了,我们像饥饿的小狗,迫不及待地扑向香肠,仿佛它们在向我们招手。
一旁还有燃烧后的竹竿,我就用它在地上画起了画,有小猫、小狗,一条小龙,真有趣。
油画写生
柴老师、吴老师带领我们在硗碛藏乡进行户外油画写生创作,以自然为师汲取灵感,让我们领略了长征历史,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向大自然学习,在老师们精心指导下,大自然向我们打开了创意之门。此次写生我共画了5幅油画,下雨就在藏家三楼走廊里,速写藏家建筑物及风景。
我们从江边捡来石头,将石头一面磨平,在柴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石头的大小,形状来决定画各种动物和风景。石头画锻炼了我们,在小的画面上,根据石头的形状心灵的感应,构思出石头与动物形状相似的画面,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画像,这提高了我们画画的想象力,和画画的技能,这活生生的大自然教材,是课本里找不到的。
写作与科学实践
在大自然里的这几天,我们清晨在河边,树林,在杨老师、刁老师领读指导下阅读……利用下雨和晚上时间,杨老师、刁老师指导我们写作方法,将当天的经历写下来,写完后自己读给大家分享,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观察、采访、徒步边走边看,老师带领我们进行户外体验式的文学创作。
畅畅老师带我们进行科学实践——拾柴、捡石头,认识许多植物和动物,并让我们亲自喂马、骑马。回到教室,畅畅老师挂图讲解植物名称,生长原理……我们通过科学知识学习和实践,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认识了大自然里许多植物,动物。
我们分成三个小组,在畅畅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体验实践,搭建了我们自己心中的古碉楼。
我的体会
这次到硗碛夹金山,重走长征路,使我体会了长征精神,学到了大自然里很多科学知识。实践锻炼了我的意志,使我成长。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还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和后勤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和辛勤付出!
关于作者
陈思伊,11岁,四川省散文学会青少年会员,存古学堂文学社会员,现就读于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喜欢绘画、写作,曾发表多篇作品。
存古学堂,解放北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