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浸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特色的重要平台。成都市金沙小学将学校的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打造出和谐美好的校园。同时坚持以文化与课程一体化思考和建构为原则,让文化建设成为课程建设的土壤,真正实现在有形和无形间让师生浸润其中,感受到课堂内外的真实情感,收获智慧、慰藉心灵。
A区——以文化之家,传递家国情怀
走进金沙校园,大象及梅花鹿一家迎着朝阳,向孩子们传递着温暖和幸福。大象去哪儿了?在《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守护地球的精灵》课堂中,老师带着孩子们探索这个全球性议题,帮助孩子们建立保护家园、保护自然的环保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达成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共识。
2007年建校之初,金沙梦工场的后面栽下了一棵皂角树,时光荏苒,小树陪伴着孩子们成长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了金沙大家庭的一员。它高大、挺拔,嫩绿的枝叶总能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勾起孩子们对青春的向往。同学们在树荫下愉快地打闹着、玩耍着,在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一串串幸福的符号。可2022年时,大树停止了生长,金沙并没有忘记这位昔日的家人伙伴,老师们将其粗壮的树干做成了三个树桩供同学们休息,让这位特殊的家人以另一种方式永远陪伴着同学们,与同学们一同谱写未来的华美篇章。
B区——以劳动之家,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文化墙以弘扬劳动精神,实现劳动育人价值为主旨。劳动文化墙以历史为主线,配以文字描述及插图,色彩鲜亮,画面灵动、跳跃,为校园环境增色不少。将“劳动与金沙先民”“劳动与天府之国”“劳动与日常生活”“劳动与成都美食”“劳动与交流沟通”和“劳动与发明创造”一一呈现,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与历史、劳动与生活的关系,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为了开展劳动项目活动,学校在学校内构建区域化多功能烹饪劳动教室,包括文化学习区、实践操作区、文化宣传区和成果展示区等。教室前面为文化学习区,配有活动需要的桌椅和多媒体设备。教室后面为实践操作区,配有电磁炉、电炒锅、烤箱、料理机等烹饪工具。教室内外墙壁设置了文化宣传墙和交流互动墙,分别为劳动日记、劳动心得感悟、学生劳动小报、绘画剪纸等劳动创作交流展示区域。
以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结合家乡有代表性的美食,分年段设置劳动项目:汤圆与饺子、回锅肉与火锅、茶与点心……在充分了解家乡传统饮食文化基础上,同学们在多功能烹饪劳动教室中学习和实践劳动项目,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养成孩子动手动脑、努力创新的能力,激发孩子的文化自信,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区——以运动之家,塑造强健体魄
C区运动家之室内羽毛球馆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羽毛球课程,包括羽毛球兴趣课、班级联赛和校队训练等,深受学生喜爱。羽毛球兴趣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知识和规则,还掌握了基本的握拍、发球、移动步法和击球技巧,激发了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训练和比赛,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全面发展。
篮球馆作为校区运动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体育活动的场所,更是学校落实以体育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篮球馆的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了课程设置,将体育精神与育人目标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篮球馆不仅是体育课的实践基地,还开展了篮球比赛、校队训练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篮球技巧,更在团队作战中学会了尊重对手、公平竞争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篮球馆的文化墙和荣誉榜展示了学校篮球运动的历史和成就,激励学生追求卓越。
D区——以生态之家,亲近美好自然
校区的“生态家”文化场馆里,万物生长,少年追梦,除了绿意盎然,还有人与自然、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校区围绕自身“公园学校”特色,构建生态劳动实践活动课程,努力营造实践中学习、创造中成长的育人环境。
“生态家”有三大版块:一是以种植劳动为主体的“蔬果园”,二是以智慧创造为主体的“创作坊”,三是以成果展评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厅”。在蔬果园,学生从耕种到厨艺加工,建构完整的种植和收获经验;在创作坊,学生巧手焕新旧物;在生态文化厅,劳动成果分类展出,营造“劳动创造幸福”的浓厚氛围。“生态家”统整了家-校-社全景生态劳动场域资源,让学生从心脑手结合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人与自然互动的真实体验,增强了环保、节能、物尽其用等生态意识。(赖波)
金沙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落实课程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