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指导要点》,切实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平稳过渡、小学顺利适应。2024年11月14日,成都市范建成名师工作室、成都市杨小芳名师工作室和成都市李利会名师工作室以“双向衔接,科学共育”为主题在成都市新都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开展成都市名师和名校(园)长工作室高品质开放活动。
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新都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赖先怀;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彭燕;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范建成;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所副所长罗娟;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所副所长曾雪梅;成都市新都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园长,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小芳;新都区兴乐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利会;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所教研员唐贤玲、任开蓉;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所数学教研员黄利娟,以及成都市各区(市)140余名教育同仁。本次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活动在谢家辉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
新都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新都区教育局副局长赖先怀致辞
新都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新都区教育局副局长赖先怀在致辞中说,新都区学前教育体量位居全省前列,这既让我们感到自豪,也让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幼小衔接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孩子们就像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他们的好奇心是那破土而出的力量,求知欲则是茁壮成长的动力。我们要给予幼儿更多感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认识世界、发现自我,绝不能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赖局长谈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要继续发挥名师、名校、名园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出具有新都特色的学前教育;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为新都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环境,为他们的美好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新都区教科院学前与小学所副所长曾雪梅专题发言
新都区教科院学前与小学所副所长曾雪梅在《兼顾相同与不同:多视角看待幼小衔接》专题发言中讲到,幼小衔接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核心目标在于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虽然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都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使命,但是两个教育阶段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要合理设计课程和学习方式,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曾所长强调,要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幼儿园课程的衔接,同时把握幼小课程内容相互重叠的“相同点”,另一方面,要认识幼小课程内容存在需要连接的“不同点”,基于这些“相同”与“不同”的认识,从而更加清晰地看到两个学段的衔接都应当以幼儿为主题,使课程能够与儿童发展特点相适应,共同设计重叠交叉的课程内容。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持续探索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而连贯的教育资源。
新都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副园长张涵教学展示
成都市新都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副园长张涵带来中班数学活动《分果子》。张园长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紧扣科学领域数学活动的核心经验,明确活动中难点,巧妙地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有趣的数学语言。她通过创设游戏摘果子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发现果子不够分的问题疑难中,激发幼儿思考,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分果子的问题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成都教科院附属新都实验学校教师许若云教学展示
成都市范建成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教科院附属新都实验学校教师许若云带来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视频教学展示活动。许老师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胶棒、魔方、乒乓球等,作为认识图形的素材,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教学活动中既关注了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情感的培养。
新都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主任叶章丽专题发言
成都市杨小芳名师工作室成员,新都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主任叶章丽在《幼小衔接之四大准备》中从幼小衔接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按小中大年龄分别进行阐述。她从四大准备子领域入手并结合园所实际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分享,通过切实的园本教研机制和课程实施方案的落地执行,旨在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叶主任分别论述了如何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家园合作等方式,全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她强调了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彭燕专家点评
四川师范大学彭燕教授对上午的活动进行点评。彭教授肯定了双向科学衔接活动对于幼儿园、小学两学段的重要价值,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衔接;双向衔接应进行全人、全程、全域的幼小衔接,既要关注幼儿身心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对于幼儿的挑战,同时又要兼顾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培养;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底色,因此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顺应其身心发展的需求,提高其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从而获得真正的成功感。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利会专题发言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新都区兴乐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利会进行《情景、游戏、生活—五育并举视野下的入学适应活动课程》专题发言。李主任从儿童为本为主,从教学实践中出发,创设基于五育融合的综合性活动为幼儿童的成长搭建平台;以阶梯式劳动课程为抓手以劳育人;创新评价方式,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中更多地采用表现型评价和增值性评价,激发幼儿学习内驱力。
李主任谈到,在双向科学的幼小衔接道路上,幼儿园与小学要形成两学段教研共同体,打破学校壁垒,建立家•园•校三方共育机制;紧扣“双新”理念,体现情境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强化儿童的探究体验式学习。以小切口、简便易行的方式和载体操作,缓解了家长、学生的入学焦虑,回应了广大群众“上好学”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