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如车轮滚滚而过,留下了无数璀璨而又独特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隐匿于时光深处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厚重记忆与精神内涵。在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高段的孩子们在劳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多样化的非遗课程教学课程,并举办了劳动非遗作品精品展,丰富校园活动、提升孩子们的成就感。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让非遗美学走入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更直观地了解、关注非遗文化。
课程过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点翠工艺的起源兴衰,以及现代如何运用染色鹅毛代替翠鸟毛进行点翠工艺品的仿制,并指导学生们亲手制作点翠首饰。
手工制作环节,大家用加工后的鹅毛替代翠羽,按照传统点翠工艺步骤,裁剪,粘贴,体验仿点翠饰品的制作,沉浸式体验跨越千年的非遗技艺魅力。
掐丝珐琅画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片专注与欢乐的氛围中,孩子们体验着掐丝粘丝技艺带来的乐趣,也深切感受着中华优秀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年级的东娃娃们开设了十字绣劳动课程,这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实践课,尤其重视操作训练,所以安排了学生合作,以自己喜欢的组合形式进行练习、交流、展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手工劳动实践中,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有的同学分不开线团,有的同学甚至穿不进针孔。面对学生们出现的种种问题,老师一边语言鼓励他们,一边细心辅导、采用互助帮扶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在针线穿梭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手脑协调能力,让手脑合作更加默契。孩子们在穿针引线中享受着“静、美、巧”的意境。
非遗璀璨,历久弥新;文化传承,沁润心灵。同学们通过特别的劳动实践课程体验制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复杂与精细,以及每一个传统手艺匠人的匠心。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探究实践中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喜爱与传承焕发出新的光彩。(赖波 通讯员 苏芝林)
指尖非遗,东城根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