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成都市双流区黄水小学成功举办了“逐光而行,遇见教育美好”2024—2025学年度教科研学术年会。此次年会旨在促进学校教科研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四川师范大学刘冲教授,双流区教科院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易恩主任,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付建勇、李晓玉,小学数学教研员王梨,小学英语教研员尚梅林莅临本次活动现场。黄水小学校长应秀英及全体教师全程参与本次活动。
会议在应校长的热情致辞中拉开帷幕,她号召老师们继续深化课堂改革,落实学科育人,强化学科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为教育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颜丽佳、欧艳艳两位教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赋能教师发展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汇报,呈现了灵动课堂的迭代变革、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构建、灵润教师课程群的打造、项目式研修等方面的成果。
寇丹、王鑫和郑月三位老师进行了“基于灵动课堂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精彩课例展示。寇丹老师执教语文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王鑫老师执教数学课《平移与旋转》,郑月老师执教英语课M3U1《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三位老师的课堂均创设真实情境,聚焦核心任务和序列子任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学科实践活动中,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解决核心问题,展示了灵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灵动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课例展示结束后,王涛老师围绕教学设计的改版、磨课过程中的困难与收获、教学实践中的亮点等问题与三位执教教师及其团队代表进行了深度交流。老师们真实而生动的分享让与会专家领导和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项目组老师行进在课改实践中的曲折与进步,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强烈共鸣,也让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进入专家点评环节,双流区教科院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易恩主任肯定了我校灵动教育课题研究有广度,有深度,有效度,课题成果既真实又丰实,并提出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梳理灵动教育、灵动课堂与灵动教师的发展变化,从不同教师的不同层次档案追踪,提炼多类教师在灵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成长策略。
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晓玉老师高度赞扬我校教师风貌和课堂样态,指出语文课堂解读精准、方法得当等亮点,并从读与写、板书和畅享卡三方面提出习作单元课文对习作指导的后续研究方向。
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王梨老师充分肯定了数学课例中老师关注单元整体,课堂指导有效,教学方式科学,目标达成度高等亮点,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精准教师提问等改进建议。
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尚梅林老师结合黄水小学灵动课堂内涵价值,指出灵动课堂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郑月老师的课例更是体现了跨学科课程视域下素养导向的一节好课。
最后,刘冲教授也充分肯定了项目组老师们的教学创新和实践成果,同时为教师们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他表示“四个要义”和“五个特征”构成了灵动课堂的基本样态,学校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师应具有跨学科意识以及单元整合意识,及时转变观念,整合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并依托灵动课堂真实有效地促进教师发展。
此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黄水小学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对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黄水小学的教育事业将迈向新的台阶,逐光而行,遇见更多教育的美好。(孙林馨)
黄水小学教科研年会:展示灵动课堂,深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