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名校长专业引领作用,适应数字智能时代教育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2025年3月19日,成都市周泽英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暨“AI+教学”——探索智能时代的课堂变革教学研讨活动在成都市新津区第一小学举行。
活动邀请了成都市龙泉驿区教科院副院长周兆伦、成都市新津区教科院副院长郭灵娟作指导,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成都市区域教育联盟“3R”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员学校、新津一小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和结对学校的干部教师在线参与了教学研讨活动。
启动仪式:扎根实践 擘画未来
活动伊始,工作室领衔人周泽英书记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接着,周泽英书记以《自由生长 数智赋能》为题,从工作室核心理念与培养目标、工作室课程内容、工作室CIS识别系统和工作室发展模式四个方面发表致辞。她强调,教育者要在自由的环境中发展自我,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教育质量。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探索,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更好地指导育人实践。
工作室聘请了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总校长赖晗梅和成都市龙泉驿区教科院副校长周兆伦为指导专家。未来,赖晗梅书记和周兆伦副院长将为工作室提供指导,助力工作室发展和成长。
专家引领:道术相济 知行合一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科院副院长周兆伦立足“道、术、器、用”理念,为工作室成员们指明成长的方向。他提出,在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者要明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并以校长(书记)的四重境界勉励工作室的成员,要提升思想高度,要把握教育规律,要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
共谋发展:聚力同行 共谱新章
接着,工作室成员逐一进行自我介绍,并围绕“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展开交流,交流中涌动着教育者的热忱。
周泽英书记和与会嘉宾为成员们颁发了证书,勉励成员们以“蒲公英”的姿态,自由而独立,智慧而勇敢,争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专家总结:星火燎原 深耕致远
最后,成都市新津区教科院副院长郭灵娟对成都市周泽英名校长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由衷的祝贺,她希望工作室以星火燎原的姿态,辐射影响区域教育发展。同时,她勉励工作室的成员“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学习中锤炼能力,沉淀经验,助力学生的成长。
学术研讨:数智赋能 智启新篇
专家总结的余音未落,活动已迈向更深层的实践探索。工作室全体成员移步至云教室,参与“AI+教学——探索智能时代的课堂变革”教学研讨活动,共赴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
活动中,新津区第一小学的江永洪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一年级数学课《买文具》。
线上观课
课后,教师代表王滢、何月、雷晓兰就“互联网+”教师评价平台观察记录作观课分析。三位老师结合平台实时数据,分别从认知层次、教学结构、ST量表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定量的、可视化的精准分析和点评。
专题发言环节,新津区第一小学的雷晓兰老师提出“AI赋能分层教学”,倡导以情境设计激活思维;胡佳老师阐明低段算理与高段能力的“四维联结”,主张以“三化”策略夯实计算根基;刘勇超老师则强调“情景驱动”与“操作联动”,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周泽英对教学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课堂是育人工作的主渠道,我们要做眼中有人的教育,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教师应当聚焦学科核心,抓住教学的基本功,坚持轻量化、便捷化、校本化的原则,科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实现工具理性与教育初心的双向融合。
成都市周泽英名校长工作室的启动,是区域教育创新的一次扎实探索,是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一次携手同行。未来,工作室将以“自由生长”涵养教育者的专业生命,以“数智赋能”激活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张红)
周泽英名校长工作室,新津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