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何小波主持的成都市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字诗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顺利举办。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松林教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段增勇等四川教育界专家学者参加此次活动。
上午,何小波市级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樊祥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重视教师发展、深耕课题研究的有力见证;专家指导如宝贵财富,助力学校在办学理念引领下,借工作室与课题之力,实现教师成长与学术突破,为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部长杨丽为何小波名师工作室授牌。
之后,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和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共同呈现三堂课例。第一节课由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赵颖老师执教《雷的三重奏》;第二节课由成都石室白马学校李琴老师执教《画杨桃》;第三节课由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纪彬老师带来《落字成诗》。
彭州市延秀小学宋敏老师带来《趣解字诗,共赏春分》说课;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朱美玲老师就赵颖老师上的《雷的三重奏》进行了解读;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李世春老师则带来了生肖字诗课《蛇》的说课。
杨丽部长对何小波老师做汉字儿童诗的研究表示高度地认同,刘晓军老师在点评时认为,“节气字诗”以节气为基本语境背景,以相关汉字形音义为依托,引发思辨、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学语用形态,积累个性化表达经验。
下午的开题活动,邹泽君会长宣读了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文件,确认何小波老师负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字诗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正式立项。
何小波老师详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路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内容。
李松林教授充分肯定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并提出了四点建议。段增勇先生认为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邹泽君先生十分认可这一课题的立项,同时提醒主研人员不忘教育的根本目的,始终把课程育人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最后,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樊祥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课题的研究工作,确保课题顺利实施,并希望通过该课题的开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本次活动恰逢春分,工作室领衔人、课题领衔人何小波老师表示,愿春风十里,春色分你,将与所有参与研究的老师及学校共研共享汉字儿童诗研究成果,惠及广大师生。(李林 通讯员 贺景 杨在蓉)
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