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沃土上,音乐如清泉流淌,滋养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为深化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索美育融合新路径,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音乐教研组以“课堂革命”为契机,于近日举办“多元音乐文化浸润课堂”主题教研活动。全体音乐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例为舟、以研讨为桨,共同探寻音乐教育的诗与远方。
本次教研活动以“音乐中的生活与自然”为主线,三堂精品课例如三幅瑰丽画卷徐徐展开。
赵进老师执教的《小蜜蜂》,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同学们有的当小蜜蜂,还有的当花、树等角色。孩子们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随着音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律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进一步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张钦老师为大家带来《阿细跳月》,这堂课精彩纷呈。课上,张老师先播放欢快的《阿细跳月》音乐片段,瞬间点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沉浸在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中。讲解环节,她细致剖析了歌曲中切分节奏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韵律特点。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体验,张老师还亲自示范彝族舞蹈动作,带领学生一起跳,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阿细跳月的欢快节奏。这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欣赏和演唱歌曲,还让他们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黄莉莉老师执教的是《我的家在日喀则》,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藏族气息的传统民歌,全曲热烈欢快,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它是藏族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告白,用欢歌笑语讲述着家乡的故事,赞美着那片养育无数生灵的土地。课堂上,黄老师运用节奏游戏、舞蹈律动、器乐伴奏等形式,在掌握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歌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对藏族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领略到了不同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更见证了老师们对教学的用心与创新。每一次讨论时,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每一个交流瞬间,都有灵感如流星般闪耀。这些都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此次研讨活动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学校会把这些收获切实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音乐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音乐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感受音乐之美,传承多元文化。
展望未来,音乐教研组全体教师将继续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不断探索音乐教学的无限可能。用音乐传递爱与美,以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启音乐教育的崭新篇章,让音乐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黄小林 通讯员 张钦 严木)
新光小学,音乐教研组,谱写美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