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30日,四川省首次“弘扬教育家精神活动周”在红色革命老区广安市邻水县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教育厅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执行办公室指导,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邻水县教育和科技体育局主办,全省1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协同支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探索高素质教师队伍培育新路径,助力革命老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教育集团四川省张友红卓越校长工作室深度参与了大会发言、签约合作、专题报告、入校指导、送课送教等活动。
在3月28日的开幕式上,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四川省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张友红以《破“卷”更有神——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发展思考与实践》为题作大会发言。他指出,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在于“画地自限、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与“技术融合的滞后”,呼吁教师从三方面突破:1.打破舒适圈。在“三新”改革中发力,注重因材施教,避免“成为另一种躺平”;2.拥抱数字化。分享石笋街小学作为四川省智慧教育示范校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师数字画像”系统精准赋能教师发展,实现“人机共生”的治理升级;3.坚守教育内核。强调“数学计算、语言表达、文化传承”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提出“技术赋能须以人文精神为根,传统文化为魂”。张友红书记以“永不枯竭的热情,永不停歇的创新”践行教育家精神,引发全场教育同仁的深度共鸣。
会上,在与会领导见证下,张友红书记代表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与广安市邻水三小签订帮扶协议,他表示将继续发挥优质名校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各项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中小学美育教育研讨会”中,张友红书记以《和生万美》为题作专题讲座。他结合石笋街小学“和美教育”实践,提出“以艺术为媒、以文化为魂”的育人路径:1.课程创新。将京剧、戏曲、书法等传统文化形式融入美育课堂,开发笋园国风特色课程。2.跨学科融合。联动各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探究和项目化实践,实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3.家校社协同。依托优质资源开展“书画名家进校园”,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提供了可复制的“石笋经验”。现场教师纷纷表示“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张友红书记带领学校行政团队、骨干教师及工作室成员深入邻水县第八小学,开展“高品质学校建设”专项诊断和精准指导。
在参访校园、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后,针对学校发展需求及现实困境,张友红书记指出,一是要精准解读文化理念,明确育人目标与路径关系,达成逻辑统一;二是要系统重构课程系统,科学评价指标,形成校本特色;三是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发挥红色基因传承,激发教师使命担当。
四川省张友红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成都市石笋街小学副校长、盛达校区执行校长张文祥建议学校紧抓队伍建设作为破局关键,通过凝心聚力、分层赋能的具体路径,在思想认识上、组织管理上、发展需求上精准发力,以点破局。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德育处主任张葵带领体育教师彭磊、心理教师代欣然,发挥专业优势,传递石笋“身心健康”的和美课堂,为革命老区师生送去创新课程。
武术特色课:彭磊老师执教《武林小将修炼记》,通过构建结构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体验武术乐趣,初掌握长拳基本功,体会武术精气神。
心理健康课:代欣然老师在邻水八小执教《我的不倒翁精神》,通过情景剧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索心理复原力,课堂氛围热烈。
本次活动周中,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教育集团四川省张友红卓越校长工作室以专业引领与务实行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未来,学校将继续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更强动能,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破“卷”立新,向美而行。(江蕾)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