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起,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心里游戏团体课程伴随开学如约而至。课程聚焦一、二、三年级学生的成长需要,通过心理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心理素养,助力他们内在自我健康发育、成长。
在过去的两节主题课程中,同学们经历了“新一年、新的我”和“告别‘喷火’模式”两个主题活动。
展翅翱翔,迎接新我
课堂以“大风吹”游戏开场,引导孩子们进入心理探索中,觉察变化中的自我。孩子们在游戏中观察“我”与去年的“我”有什么不同,学习描述差异性,培养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学习成长,诱发自我思考。
“锦上添花”游戏以画出“我的新变化”为主题,通过艺术表达形式,给孩子们更多空间描绘自我特质。孩子们用不同的色彩填充描绘,勾勒出自我独特的形象。在绘画表达的过程中,他们探索自我特质,表达自我属性,既发展了专注力,也体验了如何勇敢展现自我。
在分享环节,孩子们随机选出画作,猜出“新变化”,分享我眼中的“我”,寻找别人眼中的“我”。他们在观察身边同学的过程中,学习尊重他人,也加深了对自我和他人特质的理解。
告别“喷火”模式,平衡情绪
通过观察哪吒喷火的场景,孩子们学习了如何识别情绪强度和表达方式,并学会了用积极的方法平复怒火。运用情绪量尺,帮助孩子们识别情绪强度。
在“怒火降温实验室”环节,孩子们通过或写或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气经历,重新为愤怒赋值,分享自己处理相似场景的方式。
心理课带领者“葡萄老师”也和同学们分享了一种新的“降温”方式:“54321”。说出5种你能看见的东西、说出4种你能摸到的东西、说出3种你能听到的声音、说出2种你能闻到的气味、说出1种你能尝到的味道。这些方法引导学生从愤怒场景中走出来,学生聚焦此时此地,避免“喷火”状态的出现。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将持续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游戏体验和心理支持环境,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翁玉华)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心理